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征文】铭记多党合作初心 深化政治道路共识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

——新时代重温“五一口号”核心内涵的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27 撰稿人:李桂珍 信息来源: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字体:

针对当时解放战争时局的发展,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通过发布“五一口号”宣示了党的政治主张,成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充分了解“五一口号”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五一口号”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准确把握“五一口号”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激发和凝聚最为广泛的爱国力量,提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参政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重温“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赋予我们的现实意义。
  一、从“五一口号”的内容审视其核心内涵
  “五一口号”共23条。分析“五一口号”的具体内容,第1—3条指出了当前形势: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第4—5条是建立新中国的目标价值追求、政治路径选择以及政治格局提议,第6—13条主要是向解放区人民提出的任务,第14—17条是向蒋管区职工提出的号召,第18—20条是号召工人阶级大团结的倡议,第21—23条是节日祝语。由此可见,“五一口号”的主要内容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向各方面致敬和问候,号召解放区和国统区人民援助解放军,最终打败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政府,尽早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其重要精神内涵,就是以团结为主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促进大团结、大联合。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宣言书和动员令。从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目标指向的角度来审视“五一口号”的核心内涵,就在于建立新中国的目标价值追求,建立新中国的政治路径选择以及政党政治格局的设想,而2贯穿其中的是中国共产党登高望远、振臂一呼的领导力量。其中“五一口号”第4条内容“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指出了统一战线的奋斗目标。而随后第5项指出了建立新中国的政治路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提出以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方式实现民主建政,成为产生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萌芽,并由此开启了新政协运动,从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政协制度和形成多党合作格局的里程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和政治格局的实践指引。
  二、从响应“五一口号”的过程获得的历史启示
  抗日战争结束后,一部分民主人士幻想在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外,另找所谓“第三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随着国民党当局对爱国民主力量的迫害以及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使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最终不得不丢掉“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与中国共产党站到了一起。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
  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同一天,他们还向国内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指出:中共五一号召“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用特奉达,至希速予策进。”5月7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告台湾同胞书》,称“五一号召”“正切合全国人民目前的要求,也正切合台湾全体人民的愿望。”号召台湾同胞“赶快起来响应和拥护中共中央的号召”。
  6月9日、6月13日、6月25日,中国致公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分别发表响应“五一口号”的声明。6月,在香港的各界民主人士柳亚子、茅盾、朱蕴山、胡愈之等125人,妇女界代表何香凝、刘王立明等232人,也相继发表声明热烈响应“五一口号”。②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谭平山、章伯钧同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共55人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完全赞同毛泽东1月14日的声明和八项和平条件,表示为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民主党派拥护中共领导地位、彻底放弃中间路线”,“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由于当时九三学社总社在国统区的北平,九三学社公开响应“五一口号”较晚。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于1949年1月26日才公开在北平《新民报》发表了《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指出:“中共中央建议召开无反动派参加之新政治协商会议,解决国是”,“同人等认为惟有循此途径,始可导中国于民主、自由、富强、康乐之境,愿共同努力,以求实现”。④
  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重要历史关节点发布“五一口号”,之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对于“五一口号”的热烈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立场和态度,从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转变到公开和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来。回顾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响应“五一口号”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当时的时代背景,充分理解民主党派的道路选择是合乎逻辑的理性选择,是顺应时代和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回顾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响应“五一口号”过程,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是:
  (一)中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五一口号”关于政治路径的实践结果。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价值理念,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共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的根本性、历史性转变,成为中共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舆论准备、组织准备和政治准备,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格局和政治协商模式的舆论基础、组织基础和政治思想基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共产党真诚合作,共谋国是,一起筹备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央人民政府,一起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今天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实践检验,依据自己的国情最终选择的一种全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源于实践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这是“五一口号”关于建立新中国的目标价值追求。民主党派老一辈的领导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多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有令人仰止的社会影响力,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关键是他们在与中共密切合作、为民族解放不懈奋斗中形成了巨大政治感召力和人格魅力。我们继承优良传统,就是要培育鉴别是非和把握前进方向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社会矛盾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关于建立新中国领导力量的自觉和郑重选择,这是“五一口号”对于政治路径、政治格局选择的核心和要义。各民主党派从成立开始就积极探索中国的前途,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联系。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提出了拯救中国的正确政治主张,而且以自己的卓越贡献和牺牲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所以逐步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五一口号”的提出使民主党派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只有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在政治方向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才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前进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五一口号”的现实要求
  当前,参政党面临许多的实质问题和困境,使得在专业上见长的民主党派成员面临考验,直接影响着参政党参政议政的实际效果,以及社会对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的认可和接纳程度:一是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很快,加大了人们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时势发展的难度;二是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日趋同质化,且部分党派成员缺乏应有的政治素养及鲜明的党派意识,政治经验和政治阅历有限;三是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并迅猛发展,加上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发展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扩散的限制,政治参与渠道和手段不断增多,民主党派所联系人士的功能受到被边缘化的影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作为民主党派重温“五一口号”的现实意义,应当围绕“五一口号”的核心内涵,贯彻建立新中国的价值目标、建立新中国的政治路径以及政治格局设想的选择,不忘多党合作事业的初心,牢记责任使命,继续携手前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铭记合作初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这是贯彻“五一口号”核心内涵的要义所在,是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和光荣传统,也是民主党派继续存在和前进的重要政治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候,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潮流大势,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政治智慧、政治信念和高尚风范,要求我们解决党派成员缺乏政治素养、政治经验和政治阅历有限的影响,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能变,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态度不能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的政治信念不能变,真正做到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二)深化政治共识,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作为中共和民主党派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五一口号”建立新中国价值目标的必然逻辑要求,是回应“五一口号”建立新中国目标诉求的应有之义。回顾“五一口号”的历史过程,我们知道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不是某一党一派的道路,而是全国人民共同的道路;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以达到民主联合政府之实现,也不是一党一派的要求,而是一切为民主事业奋斗的党派、团体和各阶层人士的共同要求”⑤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深化政治共识,就是要把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对民主的价值追求与已经找到民主的实现路径结合起来,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很快,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时势发展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和文化“四个自信”,以提高理论水平、坚定政治方向为思想基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理想信念,在巩固、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弘扬历史传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贯彻“五一口号”政治路径选择对我们的现实要求。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民主党派作为新时代形势下的参政党组织,坚持“五一口号”对民主路径的选择,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发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四种能力”,破除民主党派所联系人士的功能受到被边缘化的限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功能作用的实际行动来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共同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统一中国梦的新的伟大篇章。(李桂珍,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副主委、梧州市委主委)
  注释
  ① http://www.rmzxb.com.cn/c/2016-04-21/776655_3.shtml
  2016年04月21日人民政协网·吴跃农《“五一口号”的故事》
  1991.247.http://www.93.gov.cn/html/93gov/lshm/dsj/160331117216776111.html
  2016年3月31日九三学社中央网站《1949年》
  ③王干国.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史略[M].成都:成都出版社
  ④同②
  ⑤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6570/219409/14428343.html
  2011年04月19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众望所归的民主联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