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这是他扎根科研生产与科技推广第一线的第34个年头。多年来,他从事罗非鱼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为广西罗非鱼产量、产值连年保持全国第三位、加工出口创汇多年排广西大农业首位等提供了科技支撑。他就是九三学社社员、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永巨,2023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深耕细作的担当者
1989年,罗永巨进入广西水产研究所,从此结下了与淡水鱼类的不解之缘。多年来,他主要从事罗非鱼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为广西罗非鱼产量、产值多年来保持全国第三位、加工出口创汇多年排广西大农业首位等提供了科技支撑。他曾连续7年春节期间坚守在基地开展攻关,在国内首次把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应用于罗非鱼育种上,并结合家系选育等综合育种技术,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桂非1号”罗非鱼优良品系,建立了适合广西罗非鱼标准化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并首次实现苗种向东南亚的规模化出口,为我国水产种业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通过开展放养模式、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等技术的研究,建立了适合广西罗非鱼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大规格商品鱼(800g/尾)比例达92.5%,为解决广西罗非鱼加工出口原料鱼规格偏小的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产业振兴的践行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罗永巨始终心系农村农民,希望通过科技帮助农民朋友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2020年,罗永巨作为农业农村部任命的全国未脱贫融水苗族自治县产业技术顾问组组长,同时兼顾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精准扶贫工作。他多次组织专家深入融水、三江县开展调研,开展集中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科技助力产业扶贫投放苗种活动,精心为当地量身打造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对接新型经营主体,引进新品种8个、新技术10项,技术培训535人次,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作出贡献。2022年,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忻城县科技特派团团长、特色淡水鱼产业组组长,罗永巨带领有关专家围绕忻城县特色淡水鱼等5个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8个,引进新品种140个、新技术18项,建设示范基地9个。他在一期又一期水产技术培训班上精心授课,在大力培训渔民的同时还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
学术进步的贡献者
作为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水生生物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学科的带头人之一,罗永巨是同行公认的杰出专家。他先后主持实施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2项,发表科技论文160余篇(SCI52篇),获授权专利18件。罗永巨深知,水产事业的发展仅仅靠一两个人是不现实的,为此他组建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国内领先的罗非鱼研发团队,不断扩大水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建设广西第一家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在2011年获得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的资格验收;同时,还执笔编写了5个申报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项目可研报告,协助2个申报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项目单位,均获得了农业部批复建设。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罗永巨数十载如一日对事业的付出,让他赢得了诸多荣誉。2008年,获中国罗非鱼行业长期贡献奖,同年遴选为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 2012年,被聘为上海海洋大学和广西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6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聘为水产项目顾问,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 2017年,遴选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池塘生态化养殖岗位科学家;2019年,被聘为广西唯一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2020年,被聘为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