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30号,2025年全区新社员培训班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培训班邀请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林怀勇围绕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与培养进行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对2017年度148项科技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给予奖励,九三学社广西区委25名社员主持或参与完成的22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授予的2项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均有九三学社社员参与完成,授予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的2项有九三学社社员参与完成。获奖情况如下:
广西师范大学陈振锋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基于DNA、蛋白质靶标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发现》荣获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卢宏琮参与完成的《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荣获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李琦参与完成的《化合物半导体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符龙飞参与完成的《华南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合作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广西大学周瑞阳主持完成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的创制与利用》荣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毛平安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直列四缸柴油机新传动机构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荣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杨学明主持,江林源、张立分别作为第二、第三完成人参与的《北部湾糙海参规模化人工育苗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荣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骆夏参与完成的《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乳结泰胶囊的发明与产业化应用》荣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广西医科大学向邦德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防治体系建立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林永参与完成的《超大型塔式起重机节能运行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李洁维主持完成的《猕猴桃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秦碧霞参与完成的《广西桑树花叶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廖和壮参与完成的《症候群监测技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医科大学李天宇参与完成的《利用多中心数据整合分析研究复杂疾病的遗传信息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范昆飞主持完成的《智慧城市三维动态测绘基准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林永参与完成的《施工升降机结构损伤动态监测与节能关键技术的创新及产业化》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时锋参与完成的《芒果重要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朱建华、徐炯志参与完成的《荔枝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黄玉溢参与完成的《广西柑橘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周锦业参与的《亚热带特色花卉引种、繁育、栽培技术与花控技术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张盛参与完成的《大宗淡水鱼良种引进及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规模化推广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徐文杰、周奇明参与完成的《广西珊瑚钨锡矿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据悉,此次表彰,共授予 2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授予2项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10项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8项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10项科技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13项科技成果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8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等31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64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