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谭丕创带队走访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看望干部职工,了解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副
金秋时节,一项惠及全国无数适龄女孩和家庭的健康承诺即将兑现——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一重大民生政策背后,凝聚着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热忱呼吁与国家部委对代表声音的真诚倾听与快速响应。
时间拨回到2024年初春,九三学社社员、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月琳,在调研中捕捉到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武器,但我国适龄女性的接种率远低于国际水平。一组数据让她深感责任重大:“15至24岁女性发生初始性行为的中位年龄是17岁”,这意味着,保护的关键窗口期正集中在中学阶段。
“保护屏障必须前移!”带着这份紧迫感,作为教育界别全国人大代表,董月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前移保护屏障,推进在校中学女生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建议》。建议中,她以详实的数据为支撑: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每年夺去约8万人的生命。然而,动辄上千元的自费疫苗费用,成了许多家庭面前的一道门槛。她呼吁,从国家层面统筹,为在校中学女生筑起这道健康防线,并具体提出了加强科普、推进接种、落实经费、加强监管四条清晰路径。
这份建议,迅速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仅仅数月后,董月琳便受邀走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参加重点建议办理座谈会。在这里,她亲身感受到了国家部委对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郑重态度。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汇报”,而是一场深入的“对话”。代表的声音,直接传递到了政策制定的核心层面。
国家卫生健康委用扎实的行动作出了答复。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已经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从发布《宫颈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到推动10个省份将HPV疫苗接种纳入民生实事,更针对代表的核心关切,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科普宣传上,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已从不到50%大幅提升至90%以上;
在疫苗接种上,地方试点如火如荼,2023年全国HPV疫苗接种剂次高达5800万;
在经费保障上,虽未一步到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但明确鼓励有条件地区先行先试,并已在资源不足地区开展试点项目。
这一切的努力,最终汇聚成今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提及的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且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的健康。
从代表的精准建言,到部委的高效办理,再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一个良性的互动闭环清晰可见。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份建议能够撬动千万人的福祉。这场关于女孩健康的“约定”,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支疫苗的免费,更是一个国家守护未来、关爱女性的坚定承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生领域最温暖、最实在的体现。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