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走在路上鞋没泥了。”村民这样说,“自从九三学社(九三学社广西区委)来后,我们村有很大改变,自己都觉得进步了,感谢九三学社。”村委挚朴的语言。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自2012年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广西新一轮扶贫攻坚大会战至今,注重发挥界别优势,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结合统战系统同心品牌建设,在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良一村实施了一系列“同心·整村推进”帮扶行动,两年间引进各类项目资金和帮扶投入共计417.51万元,完成了大小 28个帮扶项目,取得了较为突出的阶段性成果,同心扶贫亮点纷呈。
多党合作谱新篇 同心共筑康庄道
隆安县城厢镇良一村位于隆安县东北部,东与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相邻,北与南宁市武鸣县灵马镇接壤。全村只有一条35公里的村级水泥路可达城厢镇政府,群众出行、贸易交通十分不便。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开展整村帮扶调研的结论,也成为他们帮扶良一村的着眼点。良一村距离隆安县城37公里,到平果县四塘才19公里,经调查分析村民为降低成本,宁愿走崎岖小道也要把农副产品运往平果销售等实际情况后,决定举全力争取良一村至平果四塘全长19公里的道路建设项目,打通隆安、武鸣、平果2市3县间的道路阻隔,让沿途8个村委会、35个自然屯、约10000人口受益,为村民开通致富路。
办实这一公路畅通工程谈何容易,数百万的工程款就是把九三区委全年经费垫进去都不济。为解民忧,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主委李彬,利用各种场合,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寻找项目资金,自治区党委常委、原统战部部长范晓莉等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领导积极协调,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经过半年多的共同努力,在自治区统战部、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南宁市帮扶联席会上,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当场拍板,给予300万财政专款支持项目工程建设。这项工程建成,既改善了2市3县8村的交通状况,实现村民期待已久的愿望,又凝聚着多党合作、携手共建的结晶,同心建设铺设出村民的康庄大道。
产业化精准扶贫 拓宽村民致富源
良一村地处丘陵山区,既是贫困村,又是少数民族村。全村752户2487人中,贫困户、低保户、救济户等贫困人口172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自然条件方面,村里耕地面积少,水资源严重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同时,村民素质较低,科技、文化、生态发展滞后,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实施产业扶贫才是最根本最长远的扶贫。为此,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在制定“同心·整村推进”工作方案时,明确将提高村民综合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和促进增收作为扶贫定位,实施中抓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产业开发的关键,把培育发展特色种养业、增加收入作为扶贫重点,办实产业化扶贫工程。从帮助良一村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手,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创新培植示范扶贫带动模式,采取科技引导、重点培植、到户资金推动、建立榜样示范户等办法,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脱贫致富。
为帮助良一村探索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3次组织专家进乡入田,抓好劳动力种养实用技能培训,引导其进行产业开发。先后捐赠一批葡萄苗和名贵树苗启发农民发展经济作物林木,但因村子自然条件差和缺水等限制,发展种植业没见成效。为此,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及时调整帮扶重点,积极探索发展养殖业,打好良一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通过对村民养殖鸡鸭鹅、牛猪羊情况摸底,结合村里现有条件,决定量力而行,扶持6位粗懂技术、积极肯干、有发展潜力的村民示范户扩大猪、羊养殖规模,以点带面,推动良一村养殖产业发展。
鼓励扶贫示范户扩大养殖规模,九三学社广西区委除做好养殖户所需资讯、技术需求等咨询服务外,还积极向九三学社中央争取2013年多党合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落户良一。为此,李彬主委、葛春啟副主委多次与社中央联系沟通,最终争取到15万元项目款扶持村民发展猪羊养殖。年末验收,养殖户养殖数量均超过100头,加上冬春市场羊肉价格大幅上涨,农户家庭收入明显提高。榜样示范,效益推动,亲眼目睹身边乡亲养殖增收,更多村民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养殖业,推进了良一村迈向养殖产业化进程,增强了帮扶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兴文化扶贫 建和谐家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九三学社广西区委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脱贫”是帮扶农民提高整体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本党派智力扶贫的文化平台。
为把科学技术和文化文明带到农村去,九三学社广西区委社区委注重整合发挥社员才智优势,从硬件、软件建设两方面入手,积极拓宽文化教育发展空间,做实良一村文化扶贫工作。一幕幕剪影一组组数据,舒展着九三人文化扶贫的润物无声:捐助电脑、扫描打印复印一体机,现代远程教育让村民接受培训告别了口述笔书,看不见的丝线连接起广阔的产销市场天地;捐建上千册的科普书籍、杂志、光碟,“同心书屋”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援建学校文化宣传廊和篮球场,捐赠学习文体用品,传授绘画技巧,科普进学堂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联合报社为良一村群众拍摄200多张家庭爱心照片,“人生第一照”连接上留守却不再孤独的亲情;2万元送医送药下乡,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关爱农民提高生活质量;6次帮助良一清洁乡村,传承中华文明,美丽家园文明新风深入民心……。而每一次的文化扶贫,都映照个个爱的身影:广西民大、东葛、广西中医一附院等支社,费卫东、曾祥联、杨伟、姚兴东等社员,他们是广西2000多社员服务社会的缩影。依托文化扶贫,不仅让良一村民摆脱物质的贫穷,摆脱精神的贫乏,也构建了和谐美丽的家园。
良一村民不会忘记,2013年12月5日,在九三学社广西区委援建的村委广场,他们第一次足不出村便能欣赏到九三组织的《开门红》等精彩演出,还兴致勃勃地参与节目间穿插的学习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奖竞答,领导、嘉宾、演员、群众多向互动,男女老少乐开花。寓教于乐,一曲《南宁美》见证了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同心文化扶贫的浓浓深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在良一村点点滴滴的努力,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注入了活力。虽然这只是扶贫沧海之一粟,微不足道,但上善若水,九三人用行动书写着参政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