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九地合作”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08-03-26 撰稿人: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副主委、漯河市委会主委孙运锋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随着“九地合作”的纵深推进,“九漯合作”应运而生。三年来,我们围绕发展主题,发挥九三学社优势,大胆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条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九地合作”新路子。

    履行职责,长期坚持不辍,矢志服务社会。九三学社漯河市委成立20年来,始终把开展社会服务作为重点工作,围绕农民需求,发挥科技优势,积极服务农村。通过抓培训,为农村培育了一大批田专家、土秀才;通过抓示范,逐步探索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活一乡”的农技推广新模式;通过抓引进,实现了先进适用技术供与求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社会服务活动中,九三学社漯河市委逐渐认识到,漯河是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如果能够发挥优势、强强联合,很可能会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基于这种考虑,经过多方努力,促成了漯河市政府与九三学社的全面合作,揭开了社会服务的新篇章。

    求是创新,推进“九漯合作”,提升服务水平。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主席、洪绂曾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主委张涛和中共漯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九漯合作”签字仪式,并提出明确要求。九三学社中央组织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青海等省市社内专家,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举全省之力,鼎力支持,积极参与。漯河市成立了“九漯合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靳克文亲自担任组长,26个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漯河市财政拨出80多万元,专项用于“九漯合作”项目推进。在合作中,坚持以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开展合作,围绕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等“瓶颈”问题开展合作,围绕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合作。目前,20个合作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涉及食品产业的项目有10个。如总投资3亿元的雨润北徐生猪屠宰分割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二期工程正在建设;由厉以宁教授担任组长的漯河市农业产业化研究课题等项目,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九漯合作”,不仅较好实现了九三学社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漯河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的有效对接,促进了漯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逐步探索了一条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九地合作”新途径,为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政议政、投身地方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再接再厉,不负领导嘱托,塑造服务品牌。韩启德主席对“九漯合作”寄予殷切期望,并题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九三学社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韩启德主席勉励我们:“九漯合作”不久就会成为九三学社的新品牌;洪绂曾副主席连续5年、贺铿副主席先后3次亲临漯河指导工作;张涛主委经常到漯河调研指导。2007年8月,九三学社中央“九地合作”工作漯河座谈会上,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称赞:“九漯合作”成效显著,创造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九地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批示:这是具有创新性的合作,不仅是经济合作上的创新,也是多党合作的创新。近年来,九三学社漯河市委先后两次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特别贡献奖;2006年11月,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

    “九漯合作”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悟到: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履行职能的根本保证;开展“九地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是九三学社开展社会服务、参与地方建设的有效途径;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先进典型,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九漯合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基层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党职能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所作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成绩属于过去,尤需倍加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韩启德主席的要求,创新服务理念,突出服务重点,拓宽服务领域,塑造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