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桂林理工大学支社赴青狮潭镇江头村开展考察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09-11-24 撰稿人:海 洪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10月31日,九三学社桂林理工大学支社结合今年承担的社区委调研课题《广西古村镇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组织社员前往青狮潭镇江头村开展考察调研活动。
    考察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江头洲的古民居建筑及文化。江头洲古村落地处广西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灵川县青狮潭镇,距九屋街半公里,位于漓江支流甘棠江上游的护龙河西畔,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明清以来江头村周姓共出秀才170人、举人25人、进士8人、庶吉士7人、出仕为官者163人,其中七品以上官员达34人,被称为“中国科举仕宦第一村”。全村现有180户,800余人。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民居100余座,分布规整有序,传承脉络清晰。 其中,具有明代民居特征的有近20余座,其巷道、民房错落分布,进入其中如进迷宫。整个村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屋檐层叠,古朴典雅。
    该村村民全部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有独特的“科举仕宦文化”和“江头洲爱莲文化”。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养育了周履泰等许多进士,直至庶吉士,他们虽然位居高官,但人人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特别是周履谦一家四代五个举人,但家境贫寒,堪称廉政典范。他常以这样一句话警醒自己:“贪一文断子绝孙 冤百姓男盗女娼”,体现了他廉洁从政、做官为民的决心。该村是历史上有名的“秀才村”、“廉政村”。2008年11月,江头村被评为桂林市“首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村还获得了“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称号。
    社员们进入“爱莲祠堂”参观,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使大家深刻体味到厚重而浓烈的“爱莲文化”精髓。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出,社员们感慨万千,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激励大家不断奋发向上,廉洁自律,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随后,社员们参观了成片的农家百香果园,了解生态农业建设情况。在考察过程中,社员们就古村落保护及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等问题与当地干部和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考察结束后,社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新,为桂林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做出民主党派应有的贡献。
    本次活动得到了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和九三学社桂林市委的关心和支持。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王赣华,统战部部长于海平,九三学社桂林市委主委顾正飞,副主委张国林、覃珑等领导应邀参加活动。灵川县政协和青狮潭镇对此次活动给与了大力支持,有关领导热情接待了考察团成员。

(海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