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科技帮扶,一起同柑

发布时间:2020-04-29 撰稿人:陈裕新 信息来源: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字体:


今年3月,博白县菱角镇的贫困户们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大家入股“一起同柑”沃柑品牌喜获丰收,240万的分红正在分批分时分类地给签订合作协议的贫困户发放。

“一起同柑”,是我所在的博白县三桦石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沃柑品牌。这个名字承载着我们对博白县菱角镇贫困户的美好期望,和坚定承诺。


静2.jpg


一起同甘,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2018年,我从湖南回到家乡广西工作,就职于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研发副总助理;同时兼任乐土旗下子公司博白县三桦石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从事肥料新产品研究、柑橘种植技术研究、对外项目申报、产品和平台认证、知识产权维护等工作。和我的同事们开始了运营“一起同柑”沃柑品牌,带动贫困户、农户种植沃柑的乡村振兴产业扶贫之路。

想要山地种植、两年挂果、高产早产,这些如何实现?扶贫项目,如何确保开展不走样?如何利用企业的技术规模优势,结合当地贫困户的丰富劳动力,实现双方都满意的收益?

事情要一件一件做,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三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走农户下林地、到贫困山区开展调研,讲经验传要点、帮助贫困户学习种植技术,抓管理、攻认证、申专利,提升沃柑的市场竞争力,拓渠道做电商、为优质的沃柑找销路。

短短几年的时间,不利于水土保持的速生桉林地变成了山清水秀、亩产值万元以上的沃柑果园。一没经验二没有技术的贫困户们,也掌握了一门养活自己的手艺。菱角镇的环境真正得到了改善,果园真正看到了收益,农民真正尝到了甜头。

然而,与喜悦一同来的,还有潜在的风险。沃柑外观漂亮、甜度高、耐存价高,被誉为“贵族水果”,随着2012年自治区农业厅实施优果工程和特色果业提升工程的推进,广西“沃柑”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从最初的数百亩扩大了现在的数百万亩。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发现,柑橘业已存在盲目跟风、盲目扩种、追求产量的严重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的柑橘市场状况总体还是供小于求,价格也在4元/斤以上,但在未来1-3年内就将面临市场过剩、收益减少的风险,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产业扶贫产业脱贫的成效。

为了化解这个风险,避免造成损失,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着手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入手,加强企农合作,积极探索走差异化种植路线;一方面稳控果品品质,积极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提高“一起同柑”沃柑品牌的竞争力。

我们立项开展了《富硒沃柑栽培研究》《反季节沃柑栽培研究》2个种植技术研究课题,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博白县党委、政府委派出县科技局、农业农村局,以广西博白县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我们帮扶企业以《博白县特色水果(沃柑、火龙果)富硒高效栽培研究》为项目,申报了“2019年度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反季节沃柑栽培研究》暂由九三学社企业代表内部立项开展前期研究后,再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立项,力争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静1.jpg


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起同柑”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还通过了对食品安全及品质要求极为严格的香港检测中心的检测,获得香港优质产品认证——“香港优质正印”。2019年8月,“一起同柑”通过了“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出境水果包装厂注册登记”备案登记考核,成为玉林首家具备出口新鲜水果资质的企业。

如今的“一起同柑”,是中国国际园博会的指定礼品,是广西超级文化IP中国国际民歌节的指定推荐果品。2019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走进香港推介会上,“一起同柑”更是被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书记作为广西特色农产品,带到了香港。

一起同甘,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从2018年到2020年,我亲眼见证了,这美好的梦想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持续带动下,三桦公司现已种植扶贫沃柑9000多亩,正开展菠萝蜜引种试种推广工作,预计将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村民种植沃柑3万多亩。2017年以来,贫困户、贫困村累计分红获益1208.15万元。  


 静.jpg


在我们的沃柑园里,竖着这样的巨幅标语: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做出的重要指示。

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名普通社员,2020年我又与博白县菱角镇大龙村、横塘村2个贫困村签订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协议,将继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坚定在脱贫攻坚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牢记“一起同甘”的初心和承诺,在博白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