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概念,这是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 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十七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念不断强化、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和国内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背景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是以古希腊和基督教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古文化,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在几百年中渐渐地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说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法制等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世界格局下,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变得愈来愈频繁,已对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失落、价值混乱、价值扭曲等现象,有些人已经完全认同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再者,国际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任务繁重,一些国际敌对势力愈益加紧了对我进行“西化”、“分化”,鼓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最终目的是用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来影响和颠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妄想改变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从这几方面来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从国内背景来看,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最为典型,“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核心价值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西方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冲击和动摇了儒学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五四运动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逐渐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随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得到发展,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个人财富占有差距拉大,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5,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在亚洲国家贫富差距中国排第一,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限度,经济的差距、生活方式的差异使人们产生了严重的内心冲突,动摇了诚实劳动的思想,民众不满情绪日益积累。2010年“两会”闭幕答中外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形势可能出现反复,甚至二次探底,并且指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正基于此,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强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及时、必要的。
[NextPage]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观是人们对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往往表现为信念、理想、信仰、追求等形态,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价值体系决定了人生的态度、生命的意义,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灵魂,是产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三、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途径
今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希望民主党派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力弘扬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参政党,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途径中,我们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思想上坚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九三学社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其次,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没有理想,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
[NextPage]
(二) 发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民主、科学”是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传统则是九三学社思想建设永恒的主题。九三学社前身就是民主与科学座谈会,在筹办初期就举起爱国、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建国后,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严济慈、茅以升等无数九三学社前辈,为新中国的创立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王选、吴阶平等九三人继续发扬爱国科学民主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贡献着力量。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九三学社60多年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追求民主与科学在本质上与爱国主义是一脉相通的,作为九三学社成员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并且把它一代代传下去。
(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九三成员作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的价值标准
“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九三学社成员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实践“八荣八耻”所倡导的“爱国、为民、崇科、团结、诚信、辛劳、奋斗、守法”等优秀品质,做到弘扬“八荣”、贬斥抵制“八耻”,这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自身修养的一项长期任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九三社员判断言行举止的标准,规范社会活动的准绳。
(四) 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履行参政党职能上
九三学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要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切实提高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大基本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关心难点热点,反映社情民意,从立足于国家实情、地方实情和党派实情出发,广泛调查,深化研究,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政策性建议,对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重大课题进行调研。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神圣职责,也是宪法赋予民主党派的神圣权利,要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在党风廉政、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
(五) 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0年“两会”闭幕答中外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九三学社成员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利益入手,要抓住最主要问题,即从居民收入差距、住房、看病、教育、就业、腐败问题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入手,善于及时发现和反映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努力维护相对弱势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NextPage]
(六) 开展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要把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九三学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这也是九三学社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的迫切需要,让广大成员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以进一步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九三学社广大成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多党制和政党竞争的议会制影响的能力以及西方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防止西化、分化,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的安全。
(七) 发挥人才优势,在工作岗位建功立业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在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均的人才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鼓励他们勤劳致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发展壮大自身事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作为动力,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献计出力,为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上做出更大贡献。
(八)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社会服务工作新领域
积极发挥九三学社人才济济优势,组织科技人员、医疗卫生界等成员积极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为当地群众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咨询、科普文化知识普及等活动,开展为乡村送医送药、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健康咨询等服务和活动,推动当地医疗事业发展。鼓励广大成员开展救急济弱、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探索拓展社会服务工作领域的新途径,以实际行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九三学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九三学社广大成员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去落实,九三学社广大成员要做一个忠实的实践者,继续发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思想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黄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