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近日,中央电视台在《春满人间美丽生态谱新篇》报道中,突出聚焦了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这是南宁市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取得的效果。自去年以来,广西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开,各地城市防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水生态和水资源得到修复和涵养,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这背后,九三学社广西区委的一件提案功不可没。
2015年九三学社广西区委提交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助力生态广西发展》的社情民意信息,呼吁政府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广西“十三五”规划设计中,创新机制,鼓励南宁等易涝城市积极申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1月,针对“海绵城市”社会认知度的不足,九三学社广西区委组织课题组进一步深入开展广西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调研,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广西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该提案综合国内外城市雨洪综合管理、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分析广西城市雨洪综合管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情况及城市建设存在问题,提出了大力推进广西海绵城市建设的五个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建议编制海绵城市总体规划,要统筹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空间分区、建设时序、设施配置标准等,要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各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顶层设计问题。要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到各层级城乡规划编制中。三是加强建设实施和设施运行维护中的部门协调合作,各部门、各专业通力协作,协同推进。四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在自治区层面设立广西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创新投融资机制,政府通过购买环境和资源服务吸引社会资本。五是先抓好试点,再逐步推广。在全区范围内先选择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基础条件较好、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较大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和实现路径。
该提案提交后,获得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同志阅批督办。广西住建厅将该提案列为2016年重点承办提案,专题与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就提案建议以及建议落实情况进行面对面协商,并就制定《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听取九三学社广西区委的意见和建议。
2016年5月,自治区政府充分采纳了九三学社广西区委提案建议,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制定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市编制和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内容,提出至 2020年,广西全区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城市内涝问题、黑臭水体和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同年,自治区政府扩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选取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玉林、百色6个市“试水”海绵城市建设,安排750万元资金支持该6市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如今,广西海绵城市建设得了不断发展,暴雨突袭致使城市陷入“看海”的窘境不再,雨水资源化利用在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营造着广西山青水秀的自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