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西江是珠江水系主干流,不仅是两广水上交通大动脉,也是构筑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出口通道。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程。为了推进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市委以集体提案形式提出《关于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议》,提交2010年梧州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获得立案。最近,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主席督办提案。
西江梧州段是黄金水道最重要的部分。提案所指“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是指以西江中下游146km的梧州段为建设区,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虚拟仿真、高速网络传输等为核心技术手段,辅以实测的河道与水文数据,从航运、物流、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等实际业务应用出发,覆盖水情、航道、枢纽、船舶、物流、港口、码头等内容,建设一个高精度、现实性强、内容完备的三维河道综合信息采集、更新、查询、分析和交互式系统,将各类信息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的表达可视化,为防洪调度决策、航运管理、河道管理、水行政管理等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建设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是提高西江黄金水道水文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河道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有:
一是适应综合开发利用的需要。由于西江黄金水道距离长,范围大,涉水工程类型多,规模大,而且水资源开发利用、航运管理、水行政管理和河道工程管理的目标众多,考虑的因素复杂,开发决策的难度很大。各行业各部门现有专业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原专业系统上升级则增加社会发展成本;
二是推进我市物流基地建设的需要。由于水情、航道、枢纽、船舶、物流、港口、码头等信息采集及获取渠道不畅,管理分散,使西江干流的航运、物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且经常出现大量船舶滞留某一河段或某船闸现象,不但浪费航运资源制约整个黄金水道航运能力的提升,而且导致了其它资源的浪费;
三是防汛抗洪的需要。随着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河道与河岸的开发利用价值凸显,在梧州辖区西江河道及历年最高洪水淹没的岸线范围内出现船闸、航道、港口码头等大批涉水建筑,将显著改变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不仅影响涉水工程的建设,而且河道变化与防洪形势利弊的矛盾也将加剧。
提案提出,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应当坚持航运优先、突出西江干线航运作用,建设高标准、大能力、经济环保的水运大通道,统筹兼顾物流、防洪、发电、水资源配置、旅游和生态等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大幅度提高黄金水道通航、口岸管理及物流周转能力同时,提高流域管理决策和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带动整个西江经济带的科学发展。
如何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提案建议:
(一)落实牵头责任部门,开展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包括整个项目的海量基础数据收集要求,关键技术和设备应用的配备采用范围,项目总体建设期限和步骤,项目总体投资估算等。
(二)划拨筹备工作专项经费,为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期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和物质保证。
(三)把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纳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规划盘子。通过水情、航道、枢纽、船舶、物流等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建设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综合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整合航运、水利、物流等各种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系统、可靠、可行、高效利用,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高西江航道、岸线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防洪减灾管理、优化港口的合理布局等方面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张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