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此,中国步入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这期间,全国的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业、农业、信息产业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逐步推进和完善,迎来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春天。
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而1989年7月当我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分配到九三学社桂林市委会工作时,它已走完前十年摸索发展的阶段,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时期。从参加工作至今整整二十个年头,我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先后经历了五届委员会,亲身感受到社市委因改革开放带来的每一点变化、每一个进步。
首先是办公条件的逐步改善。我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协助时任办公室副主任刘宜萍同志编辑“九三学社桂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专集”,而那时是靠人工刻蜡纸,然后用滚筒来油印的,一天下来也印不了几张,而且常常弄得衣服上、脸上到处是油墨。一年后,单位里买了一台铅字打字机,那么,负责宣传工作的我就得经常在铅字盘上拣字、敲字,有时候弄得眼冒金星。而业余的很多时间都要用来“背”字盘,熟悉每个字模的位置。再后来外面有了电脑打字,而单位的办公经费也稍稍好转的时候,我们就时不时的拿些重要的材料到外面打印。我记得很清楚,2002年(其实,社市委2001年已有电脑),市财政终于给我们每个民主党派市委会配备了一台电脑,意味着我们机关从此可以结束人工印刷的时代了。而我们几个都是三十岁以上的机关干部,开始摸索着学习用电脑来办公。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通讯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党派也得到了很多实惠,市财政逐年给我们配备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现在,机关基本上人手一台电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在中共桂林市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的办公地点经历了两次搬迁,现在的办公楼位居市中心地段,办公室由三间增加到六间,室内窗明几净,还配有空调和卫生间,非常人性化,适合于办公。而经费也是逐年的增加,记得我刚到九三的那两年,市委会一年的经费不过五、六千元,包括了办公费、差旅费、接待费及社员的活动费,非常的紧张,而那时来桂林考察、学习的外地兄弟省(市)的领导又特别多,接待任务很重,我们的王晖副主委(专职)经常把客人领回家去吃饭,即使在外面招待,也是在大排挡的多,都是点一些家常菜,几十元一桌。后来,经费不断增多,由几千元到上万元直到现在的十余万元,虽然与发达城市相比不足为道,并且其中有物价上涨因素,但总体水平是有很大提高的,起码现在招待客人不会那么寒碜了。并且还增加了车辆使用维修费和课题调研专项经费。在车辆配备方面,90年代初期,七个民主党派共有一辆小车、一辆面包车,小车供各党派领导公务用,面包车可供各市委会开展活动使用,由联合办公室进行管理,先登记后使用。经常有用车单位多而登记得晚一点而无法保证的情况,所以那时王晖主委常常动用私人关系到外单位借车就成了“家常便饭”。直到2000年,市财政给各民主党派市委会配备了一辆桑塔纳轿车,我们的用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有这些办公条件的改善,均得益中共桂林市委对民主党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而前提条件是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党派的活动才能有物质上的保障。
其次是社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社员结构渐趋合理,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1984年1月市委会成立时,仅有71人。刚开始的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1987、1988年,发展了几十名工程技术人员,至1988年7月第二届市委会成立时,全市就有160 名社员了,但大部分都是45岁以上的,年轻的社员不多。所以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发现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每逢开会,坐在会场里的大部分是老同志,且以男同志居多。以至于有一次我去矿地院支社参加他们的组织生活,看见竟然有一个30岁左右且长得蛮帅的社员(张国林同志)坐在那里时,居然有一种“鹤立鸡群”、“惊艳”的感觉(此事后来成为笑料)。因为加入九三学社最起码的条件必须有中级职称,而按照以往的论资排辈,要得到中级职称一般得40岁左右(除非特别优秀),所以社员年龄偏大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改革开放渗透到职称领域,知识分子获得中、高级职称的年龄日趋年轻化,一些优秀人士在30岁左右就可晋升为高级职称了,因此,我们发展的社员也就日渐趋向年轻,目前最年轻的社员年仅28岁。社员素质越来越高,男女比例、届别比例更加合理,特别是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有特长、有代表性的年轻社员,为市委会补充了新鲜血液。目前,我市有社员386人,其中有博士(含在读)35人,有硕士(含在读)18人;45岁以下的有149人,女社员占37.5 %的比例,成为一个高素质且充满活力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现在,我们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千篇一律的政治学习,还经常有户外踏青郊游、参观考察、球类比赛、文艺演出,等等,充满朝气与活力。也改变了世人对民主党派的最初印象。
最重要的,是民主党派的地位日益提高,参政议政的平台更加广阔。1989年 12 月,中发1989[14]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布,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文件明确规定了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特别是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是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共桂林市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发1989[14]号文件精神,市委会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社员人数越来越多,1990年有40人次,1995年有45人次,2002年有50人次。王晖主委还于1995年8月当选为九三区委副主委,同年10月当选为桂林市政协副主席,1996年1月当选为自治区政协常委。2005年,我们民主党派机关干部的身份也由原来的“参照公务员”变为国家正式公务员,用《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党派的干部也被列入中共组织部培养、考察、使用的范围。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同样,1989[14]号文件实施十多年来,在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隔15年之后,2005年2月,中共中央又颁布了2005[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进一步明确了民主党派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指出“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领导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文件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作用”,明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选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2005[5]号文件比1989[14]号文件内容更加全面和丰富,标志着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自2005[5]号文件颁布后,中共桂林市委加大了实施力度,在2006年各级人大、政协换届中,市委会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社员人数达 59人次,居历届之首。其中最明显的现象是直接在政府部门参政的社员人数增多了。2006年9月,一名社员被选举为副县长;2007年,一名社员被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大常委会调研室副主任,一名社员被提拔为副局长,一名社员被提拔为县局副局长;有一名社员被推荐挂职副县长,2名社员被推荐挂职副乡(镇)长。参政议政成为民主党派最重要的工作,市委会每年都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开展几个专题调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每年向市政协全会提交大会发言材料,提出几件有份量的集体提案,被评为市重点提案和优秀提案的数量逐年增多。而民主监督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社员被聘担任(市、局)特约人员和评议员达23人次,他们积极参加聘任单位的会议和各种视察、考察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社员参政议政的平台更加广阔。
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九三学社桂林市委已发展成为一个高素质、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参政党地方组织。
九三学社桂林市委只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在本文中,笔者以一个普通民主党派干部的身份,从一个民主党派市委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折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一斑而窥全貌”。相信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突飞猛进,走向新的辉煌。
2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