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广西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2-02-15
撰稿人:九三学社广西区委 信息来源:本站
【字体:大中小】
广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本投资是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广西区域资本市场对促进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广西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西资本市场发端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自1993年柳工上市至今已接近20年了。经过经过这些年的艰难发展,目前已拥有上市公司27家。截至2010年10月底,广西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183.42亿元;上市公司总股本从1993年的2亿股增至131.4亿股,总市值从1993年的32亿元增至1476.98亿元,占广西2009年GDP的比例为19.2%。近20年来,广西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233.45亿元,累计分派红利69.40亿元。与此同时,广西的资本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初步形成。由自治区金融办牵头,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单位参与的资本市场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建立健全;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签署了监管协作备忘录,建立了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与广西证监局签署了《信息共享与合作备忘录》,建立了金融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监管机制;南宁、柳州、桂林和北海市府与广西证监局签署了证券期货市场协作监管备忘录;初步建立了监管部门与地方府之间的协作监管机制;成立了证券行业的自律组织广西上市公司协会和广西证券业协会。
在看到广西广西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广西资本市场发展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资本市场规模仍然较小,发展相对滞后
(1)市场主体仍然较少。广西上市公司占全国2082家的1.3%,其中主板市场占1.48%、中小企业板市场占1.16%,二板市场为0%;上市公司市值仅仅为1460亿元左右,只大约占全国的0.55%;证券公司占全国142家证券公司的0.70%;基金公司占全国58家基金公司的1.72%;证券营业部占全国3005家证券营业部的1.23%;没有期货公司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这些招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3%的水平
(2)股本规模和资产平均规模不大。广西上市公司总股本88.72亿股,只为全国股本最大的工商银行股本的2.66%;平均每家股本3.55亿股,为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24.35%。上市公司总资产711.43亿元,为全国资产总额最大的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的8.19%;平均每家资产28.46亿元,为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10.50%。
(3)市场发育程度仍然较低。证券化率较低,目前广西上市公司总市值只占GDP的大约19%,远远低于全国大约90%的平均水平。
2.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仍然较弱,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
广西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较小,历年来通过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占全国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总量29365.70亿元的0.47%,与上市公司家数在全国占比1.6%不相配比,广西上市公司平均每家融资额为5.52亿元,不到全国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融资额的1/3。广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低,导致广西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较弱。
3.证券公司综合竞争力不强
(1)市场体系不健全。2010年末,广西有1家证券法人机构即国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海证券);1家基金管理公司;36家证券营业部;26家证券服务部;3家期货营业部;6家证券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而在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市的证券经营服务机构较少)。而期货方面,仅有3家期货公司在广西设立营业部,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期货咨询公司在广西尚处于空白。
(2)规模偏小、实力有限。目前,总部设在广西的国海证券公司是广西唯一家证券公司,占全国142家证券公司的0.7%,属于规范类综合性证券公司。截至2009年底,国海证券公司股本10亿元,总资产127.67亿元,净资产11.56亿元,与全国证券公司平均水平相比,国海证券资产规模偏小,属于中小型证券公司,资本充足率不高,公司净资本偏低,发展动力不足,盈利能力不强。另外,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滞后,难以起到调整产业结构、有效配置资源、提高资产存量绩效、合理调整资产增量投放的作用。
4.上市后备资源不丰富
(1)企业对资本市场缺乏深层次了解,对上市的战略意义认识仍然不足。与先进地区相比,广西上市工作的差距主要还是在思想认识上,缺乏具有远见的现代企业家队伍,缺乏冲击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勇气。
(2)辅导企业家数少,质量不高。目前,广西仅有16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数量较少。16家拟上市公司中,大多规模较小,优势不明显,上市的竞争力不强。
(3)缺乏职能综合的协调服务机构,工作力度薄弱。目前广西还有不少市没有成立相关机构(如“上市办”),企业上市基本是企业行为,各据一方,各自为战,企未能良好互动形成合力,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有序组织,上市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挖掘和调动。
5.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
资本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结构不协调,分布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各子市场之间结构的不协调,一级市场上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远小于股票市场。另外,广西银行中长期贷款担保体系也欠健全,担保能力仍然较弱;大部分地级市的产业发展基金和地方产权交易市场仍然几乎是空白。
6.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拉动作用不强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所有制结构等均不尽合理,本地资源利用型企业数量偏多、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二板市场仍然是空白,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拉动作用不强。
二、加快广西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促进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加强引导
要科学规划,尽快制定出广西近、中期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完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资本市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引导与培训,提高全社会培育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二)形成培育发展资本市场的创新机制
要形成培育发展资本市场的创新机制。广西要发展资本市场,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从多角度创新思路为资本市场注入新血液,形成培育发展资本市场的创新机制。建议创立广西培育发展资本市场试验区。可以选择“北部湾”作为试验区,使之成为本区域的资本市场发展极,通过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广西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1.大力发展股票主板市场。建议在目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广西金融的契机,选择“北部湾”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在此建立一个“中国—东盟”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
2.大力发展股票二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对促进广西企业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积极发展地方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它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具有交易时间灵活分散,而且交易手续简单方便,价格又可协商,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因而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卫星市场。
4.支持上市公司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借鉴上海、深圳等地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宏观指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快上市公司资产整合的力度和速度,促使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支持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增强上市公司实力。支持民营企业参股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
5.加快上市资源培育,设立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库。大力培育和支持一批优质企业上市,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上市公司数量翻番,市场融资总额翻番,上市公司总市值翻番。
6.实行上市优先原则,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如对于拟上市的公司,可以采取税收和土地等的优惠;政府专门成立一个公司上市顾问小组,对于公司上市予以技术支持。
(四)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1.积极发展企业融资券市场,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适当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积极推动地方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
2.壮大地方区域性商业银行,促进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和担保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中长期信用担保体系。
3.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推动产业发展基金的发展,促进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4.整合广西产权交易机构,设立产权公开交易信息系统,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加入产权交易。
(五)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创新区域交流与合作机制
开辟企业境外上市“安全通道”,积极吸引境外资本市场各类主体来桂开办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活动,加强与西部各省(区)和“泛珠三角”各省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东盟和港澳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六)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发展资本市场的良好软环境
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设立资本市场培育发展基金,实行优惠的金融和税收政策,设立资本市场奖励基金。加大土地支持力度,实行上市公司土地优先供应制度。大力培养和引进资本市场专业人才。
(2012年元月8日,该提案被自治区政协评为2011年度优秀提案,此前获得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金早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