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广西服务外包产业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02-24
撰稿人: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 信息来源:本站
【字体:大中小】
面对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加速产业升级,促进本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09年,全区服务外包产业(含软件)业务收入40.59亿元,同比增长26.34%,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增长163.5%。截至2009年底,全区服务外包(含软件)企业达到135家,服务外包从业人数达到1万多人,拥有南宁软件园、中盟科技园、桂林高新区信息产业园、柳州市蓝海科技动漫游戏产业园和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个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的条件初步形成。但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起步较晚,企业规模较小,业务种类相对单一,处于价值链中低端
广西服务外包产业的起步大概从2008年开始,起步较晚。而且其业务大部分为低端的、小规模的信息技术外包( ITO),而在服务外包的高端领域,如业务流程外包(BPO) 几乎空白,离岸的业务流程外包也较少。主要原因:一是广西传统产业层次较低,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尚未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二是相关的扶持政策滞后。目前区内除各市高新区内部制定有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外,各地外包服务产业整体扶持政策尚未出台, 现行政策措施还达不到相应支持力度。三是意识和行动上的滞后。广西社会各界对服务外包业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意识不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外包企业竞争能力及接包能力弱
在《2008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名单里,前10强企业印度有5家,而中国一家也没有,更别提广西本土企业。2008年,印度仅Infosys(印孚瑟斯)一家的软件及服务收入就高达40亿美元,超过中国所有软件外包企业的总和。而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公司基本上属于中小规模,难以支持长期项目, 也无法承接来自欧美的软件外包大单。广西的外包企业规模则更小。不仅如此, 中国外包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过于粗放、在开发流程方面有待细分、在服务质量和资格认证方面差距还较为明显等问题。
(三)缺乏全局性的定位,制度环境滞后
目前广西服务外包主要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其他的业务流程外包占的比例还较小。政府部门对产业的发展还缺乏整体规划和全局引导,尚未形成特色服务外包产业。无法形成自主品牌,更无品牌效应而言。由于政府的外包服务产业整体扶持政策以及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尚未出台,导致大型园区少、服务外包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从而使服务外包企业集聚效应及发展壮大受到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四)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匮乏
服务外包业是劳动及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高等教育、专项培训和外语三项技能缺一不可。服务外包企业缺乏的主要人才包括: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分析师、流程经理、市场开拓人才、程序开发人员。目前,南宁市汇集了广西60%以上的软件企业和80%以上的软件开发管理人才。截至2007年南宁市信息传输、计算机业和软件业从业总人数为19624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为3296 人,占从业人员比例仅为16 % ,而这其中通过CMM资格认证更是少之又少。服务外包高端技术人才匮乏,无法形成懂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具有和国际业界沟通和对话的人才队伍。
二、关于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发展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广西应该积极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尽早出台外包服务产业整体扶持政策,抓紧研究制定《广西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意见》,尽快建立健全土地、财政、税收、金融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应的扶持政策,并做好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此外,还应借鉴先进地区政策,加快制定出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广西。
(二)完善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积极推动国家和地方共同建设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增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广西的服务外包产业应立足国内市场,巩固东盟市场,积极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寻找出一条广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加强服务外包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一批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其次,大力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第三,大力吸引服务外包高层次紧缺人才来广西服务或创业。
(四)开拓国际市场树立外包品牌
通过产业整合,打造有规模、有影响力的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共同打造大型的服务外包集团。抓住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难得机遇,通过举办论坛、专业展会、雇佣公关公司等方式,使广西地区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在东盟市场中有影响力的中国服务外包品牌。以承接东盟服务外包为突破口,逐步开拓欧美服务外包市场,甘做国际二、三级承接商。
(五)重视各种国际认证
重视诸如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150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150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等相关国际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