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9-01-21 撰稿人: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 信息来源:本站 【字体: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搞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于广西展示对外的良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口将急剧增加,城镇化率将大大提高,经济总量将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资源、能源消耗将难以避免地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一)人口增加及城镇化率提高带来的环境问题
    根据《规划》,2006年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人口为1255万人,到规划年2020年,总人口将增至1900万人,增长51%;2005年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人口为1255万人,城镇化率为39.23%,到规划年2020年, 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提高20多个百分点。人口的急剧增加及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污水及其中污染物产生量的大幅度增加,可能给地表水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
    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会带来以下环境问题:扬尘、噪声、尾气污染;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和(或)露天施工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含石油类的污水对地表水造成影响;跨河桥梁施工过程中因桩基钻孔和浇注等作业行为会对水体产生悬浮物污染;公路施工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道路的开挖、弃土的堆放和施工车辆的频繁进出会对区域景观产生负面影响;如此等等。
    (三)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1、石化工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不仅是工业中的耗能大户,而且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分别居全国工业排放量的第一、第四和第五位,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等居各工业部门前列,给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将重点建设石化基地(如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项目),可能给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2、钢铁基地工业
    钢铁工业耗能、污染相对较高。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总能耗约占全国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6%,耗水量占工业总量的14%,是耗能、耗水和排污的大户。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将重点建设钢铁基地(如防城港钢铁基地),可能对海洋生态带来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温排水升温、温排水余氯、取水系统、含煤废水和灰尘对海洋生态、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3、林浆纸基地
    众所周知,制浆造纸工业是耗水和废水排放大户,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产生大量废水;木材造纸工艺中原木处理所剩树皮、除沙器中排出沙石铁质等杂物、废纸造纸工艺中粗选排出粗大杂物、脱墨污泥、废水处理所得污泥等,都形成了造纸厂的大量废渣;所用蒸汽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化石燃料,若追溯到源头,原木生长、采运过程也要消耗能源,因而排放CO2、SO2、NOX等有害气体。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将重点建设林浆纸基地(如芬兰斯道拉恩索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铁山港林浆纸项目等),可能给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4、火电企业
    火力发电厂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污大户。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总装机120万千瓦的北海电厂、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钦州电厂和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防城港电厂的建设投产,将可能给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此外,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海洋产业等的发展,都可能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二、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
    当前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中,必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对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履行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履行环保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履行本辖区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履行本辖区环保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本部门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成立北部湾经济区环境保护局
    在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立环境保护局,统筹经济区经济开发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经济区经济开发的各项环境保护要求得到贯彻落实。
    (三)做好《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高要求高质量地做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
    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切实加快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度削减城镇生活污水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给工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2、切实加强工业污染预防与控制。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特别要注意加强对石化工业、钢铁工业、林浆纸、火电等重点发展行业的污染预防与控制。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扬尘、噪声、尾气污染、生态环境影响控制,将其环境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4、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要求,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能力。要完善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环境违法举报制度。各级环保部门都要挺直腰杆,敢于碰硬,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决不允许违法排污行为长期进行下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
    5、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加强污染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预防污染,以大工程带动快治理。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把生态治理作为污染防治的战略措施,围绕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流域污染防治,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功能,通过生态修复扩大环境容量,通过生态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水源林保护区等的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保护、环境优美和经济发展共赢的格局
     6、要大力发展环境科技,提高环保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环境保护的不竭动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要积极开展环保战略、标准、环境与健康等研究,同时,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切实提高我区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7、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鼓励公众参与。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完善鼓励环保投入的政策措施,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要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等政策,促进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坚持“污染者付费”,推动落实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努力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要扩大试点,完善政策,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8、要强化三项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水平。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目标责任制三项环境管理制度是参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切入点,是发挥环境保护综合管理职能的重要保障。一要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严格环境准入标准;二要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通过严格控制污染“增量”,削减污染“存量”,使污染“总量”保持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三要坚持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将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并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要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对没完成任务、环境质量恶化、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责任人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