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课改扬帆正当时 勇立潮头踏浪行

——记社员冯陶艳教坛科研纪行

发布时间:2016-09-12 撰稿人:九三学社来宾市委 信息来源: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字体:
冯陶艳,九三学社来宾市教育支社社员、来宾市第八中学教研组组长、科研处副主任。来宾市三八妇女红旗手光荣称号,2015年度获社中央优秀社员称号。
  弹指间,二十一载韶华在指缝间悄悄流逝,二十一年,冯陶艳老师默默耕耘于中学的教坛上,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学生们,捧给了三尺讲台,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城浇灌着教坛,在新课程改革的潮头,踏浪而行,留下了一串一串坚实的脚印。
  “下海”试水,快速成长
  2003年,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埋怨不理的,有质疑观望的,有锐意进取的,冯老师在观察钻研新课堂,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重视学习,努力占据教育思想的制高点,把握教育前沿动态,与时俱进。潜心研究,勇于探索,看看魏书生,看看李镇西,思索叶圣陶教育理论,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权威和灌输逐渐告退,对话与交流走进教学,学生喜欢上了语文。变则通,她在课程改革中初步尝到甜头。2004年“古代诗歌赏析教学”课得到了各地同行的好评;2006年以新颖的方式教授《窗》,赢得了教科所领导、学校领导、教师的普遍好评;2008年在市电教站组织教师听课的示范课上,以多媒体上教学的《大自然的色彩》,获得好评。还多次担任学校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市教科所、各兄弟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2006年获得来宾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第二名;2003年带的初96班是民族班学生,中考成绩语文平均分98分,是金秀县第1名,其中陶天峰同学语文科考了113分,获得了中考质量进步奖;2004年所带的初01(1)班有9个考上柳州地区高中,平均分、优秀率名列前茅,使民中初中部课改成绩斐然,2007年获得在全市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2008年所带的初051班72人参加2008年中考,有15人考取柳州地区民族高中,25人考取来宾一中,升学率达100%,这是该校建校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最辉煌的一个班。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冯老师坚持每学期带头上一节公开课以上,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同时认真总结经验,经过几年的积累,成绩硕果累累:2006年获来宾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以一分之差获第二名;2010年10月论文代表作《创设语文教学思维的兴奋情境》发表在《教学交流》(CN)上,论文立意深远,事例生动详实,理念前沿专业,适合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荣获纵横码实验“创新作品教师优秀论文现场问答”特等奖;2009年论文《多方开渠,引出习作园地的“源头活水”》编入省级刊物《与新课程同行》;2008年获学校“优秀教研组组长”;2008年主持优秀作文结集成《书香采撷》一书,是该校第一本作文集。
  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在初中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高中课程改革呼之欲出的背景下,作为教研组长、科研处副主任,冯老师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教育中的变革,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带领全体语文教师,用心学习,探究高效课堂,用精品课引领常态课,打造高中语文“少教多学”高效课堂;她强调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思维辨析、表达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冯老师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启发性、诱导性等教学方式方法,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回归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她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她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有“四步八环”问题设计,学生参与问题,来引导、训练、巩固语文学习。
  2010年以来,冯老师负责主持“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研究,其中:“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子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优秀信息素养形成的研究”课题研究,由“十一五”顺延到十二五国家重点课题。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冯老师带领全校46名教师进行实验研究,运用网络进行语文课堂实验,培养了4批学生,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荣誉共计148次;带领团队为学校荣获2012年优秀先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个人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课题实验导师等共计18项荣誉;中期实验报告获得2个A+,2个A等级,其中该校实验对比数据在国际交流会上分享。该课题获得来宾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少教多学’促进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中,冯老师又带领23位教师对最先进的新课改理念“少教多学”进行实验探究,思索高中语文课堂改进,思索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经过3年多以来的专心刻苦研究,她个人获得8次国家级荣誉奖,带领实验教师获得138人次国家级荣誉奖,学生作文比赛获奖1800人次。
  在科研实践中引领教师成长
  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冯老师作为学校教研组长、科研处副主任和课题研究主持人,她带领骨干教师进行实验研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多措并举,提高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在科研实践中,合理地有效地组织本组老师积极教研,听课、评课,共同研讨,共同提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全组老师共享,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提高了语文组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科研来支撑,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在科研实践中,冯老师带领科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如:“赏识你的学生”、“用心做一名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着力于课堂”、“集体备课、评课的方法”、“如何结合校情开展课题研究”等培训,效果良好。同时,冯老师还积极组织参加教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研究的一般专题的有:“探究语文教学新模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针对高考的研究专题有:“语文知识快速识记方法”、“古诗鉴赏分类复习的训练”、“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探究”、“生活体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高考考点研究”等。
  通过课题研究,老教师不但更新转变了教学理念,而且培养出一批年轻语文教师,迅速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例如甘露老师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工作有热情而没有方法,冯老师指导她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挑战自我,使她很快地熟悉了教材,现如今她已带出了一届毕业班,由初中老师提升为高中老师,并且接过冯老师的担子,担任了语文教研组长;吕晓欢老师进入学校时跟冯老师实习半年后才独立上课,在教学上冯老师尽量地给予她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她很快地熟悉了高中的教学,成为高二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向语文学科组的骨干力量靠拢,现在已经成为语文骨干教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表示了淘金要“千淘万漉”非常辛苦,但是终究会得到金子。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冯老师从未停步的探索,沐浴着课改的春风,相约长风冲巨浪,立于潮头踏浪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