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静水深流,智者图强

——记广西邦琪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喜均

发布时间:2011-09-13 撰稿人:九三学社钦州市委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张喜均,1957年8月生,男,九三学社社员,高级工程师,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西邦琪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西自治区委常委。曾任钦州地区药检所所长,广西半宙集团副总经理,九三学社钦州市委主委(兼职),政协钦州市钦北区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扬帆再起航,草创亦峥嵘
    熟悉张喜均的人,都被他旺盛的精力、永不衰竭的工作激情所折服。张喜均是享受国务院津帖的专家,他没有专家学者的文质彬彬,却有着实干家的雷厉风行,他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不安份,敢做敢为”的代名词。新世纪的第一年,作为一家制药集团创始人之一的他离开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公司,开始第二次创业,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好不容易熬过来,该享福了,怎么又要去折腾!他总是淡淡的回应说:“本来就不是享福的命,总要辛苦点才觉得充实呗。”
    第二次创业选择在钦州港工业区,当时是一片荒芜之地,一个连着一个光秃秃的丘陵,令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他就是拿出“愚公移山”的憨劲,硬是在那片连绵的山丘中抠整出50多亩厂区,他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驻在工地。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在缺钱少人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团队一起,凭着一股韧劲,历时两年,广西邦琪药业有限公司雏形初成。
    建厂伊始,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他深知有了厂区厂房那只是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要想在市场上站往脚,就得有品质过硬的产品,为此他给自已定下目标要求:宁可规模小一些,产品要做精;宁可借贷负债,设备要新;宁可步子小一点,起点要髙。这就是他自许的建厂三字决“精、新、高”。 而当时资金十分短缺,作为民营企业,银行融资渠道不畅,为了不降低标准,他只好拉下脸皮四处举债,三万五万东拼西凑,慷慨解囊者有之,袖手冷观者也有,个中滋味只有他懂,但他始终不改初衷,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与那份诚意度过了难关,“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的企业“三高”架构已见端倪。2003年,建成的广西邦琪药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同年被钦州市政府评为港区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园明星企业。
    时过境迁,当年的土坡山丘变成了如今的康庄大道,林立的厂房再已难觅彼时的荒芜,唯有厂区内那几棵高大的南国棕榈,舒展的枝叶和着微风,见证了三年初创时期的风风雨雨……
                                            砥砺百千回,做精亦做强
    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之后,企业生产经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精准的市场营销拓展策略,产品年销售收入连年番番,从最初几百万元增长到近亿元,也只是用了短短5年时间。在市场开拓中表现出的大智大勇,令同行由衷折服。他常说企业要做大,首先要做强;企业要做强,首先要做精。企业做精做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2006年至2008年期间,中成药原辅材料一路飚升,成本大幅攀升,而制药行业同类产品相互低价竞争的情况异常严重,销售渠道要求企业产品降价的呼声很高,市场压力相当大,很多企业都以降低品质、降低成本的方式来应对,但邦琪药业却没有跟风劲摇,作人企业决策者,他始终坚持自已的初衷,“精品致胜”的理念不改,敢于顶住市场的压力,逆流而行,产品价格不降反升,通过企业练内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改善产品包装,提高品相,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不但稳住了市场,产品销售量还得到大幅提升。在销售年会上他对经销商说:“药品是特殊商品,是治病救人的产品。消费者只认好产品,成本增加了,质量能上去,价格高点,消费者也认这个帐。如果一味降价,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也是对消费者的损害,必定遭到市场淘汰。”正是他审时度势准确判断暗合了时势潮流,那段时间,国家为规范药品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高行业标准,用意淘汰一部分低水平的生产企业。在2008年制药行业国家GMP再认证的关口上,就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制药企业没有固过关,而邦琪药业坚持一贯的“精品做强”的经营战略,顺风顺水的通过了2008年国家GMP再认证,并因势利导,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正可谓“以智度势,天成其美”。
    他常对员工说:“做产品就要做成精品,精品是做出来的,是从细节里面抠出来的。”正是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使他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认识相当精细明确,他认为管理要“看大抓小”,大环节要把好关,小细节要抠得紧,例如原辅材料购进要把好质量关,原料提取要把好技术关;生产过程就要抠细节,市场销售要求灵活多变,后勤服务就讲勤快周到。在谈话中没听到深奥难懂的理论,简单明了中却透出睿智与平实,只有洞明其理,穷尽其妙,才能驾繁就简,“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也是一种效率。”——正是他的言传身教,使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也体现出这种简捷明快的作风。
    站在邦琪集团新的办公大楼大厅栏杆旁,看着开放式全通透的商务办公场所,这里上百号员工往来穿梭,没有喧闹,宛如静水深流,从员工轻快的脚步中,可以领略到企业的活力,而此时电子屏幕上闪显而过的“人人做实事,只重‘认真’两个字”的员工格言,让人深感触动,一个追求效率、认真实干的团队,正是事业做精做强的有力保障。
厚积图薄发,纵横谋新篇
    2011年3月23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天邦琪集团成立,佳宾云集,热闹非凡。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的开拓发展,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邦琪药业始终专注于主业的发展,先后筹措建立了广西邦琪远东药业有限公司、广西邦琪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和广西百琪贸易有限公司。而对这几年来格外诱人的房地产,却从不沾边。2010年8月,邦琪药业出资1700多万元购买了广西某股份公司所持有的全部药品批文和商标专利资产,在钦州市皇马工业园区投资38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建成广西钦州北生药业有限公司。至此,邦琪药业旗下已有5家子公司,总资产超亿元,年产值2.1亿元,员工人数达到500多人,已成了广西区内最大的煎膏剂生产基地。成立邦琪药业集团公司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也意味着邦琪药业已构建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张喜均作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手中这盘棋也随之越下越大,而如何高效能的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是棋局的关键。说到企业的资源优势,足可引以为豪,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背靠连绵千里的十万大山,南临浩瀚的中国南海,广西区内蕴藏着4623种中草药资源,是我国药材主要产地之一,素有“川广云贵,地道药材”之称,为驰名中外的“西土药材”产地,药材资源可谓得天独厚,而海洋生物品类丰富,质量上乘,无以伦比。邦琪药业正是依托地方的药材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采取自主开发、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资收购等多种方式,积累了丰富产品资源,企业现有药品生产批文180多个,涵括15种剂型品种,其中新药品种、中药保护品种及特色品种有复方鱼腥草颗粒、抗宫炎颗粒、白草香解郁安神胶囊、心复康胶囊、咳喘停膏、桂龙药膏、跌打扭伤灵酊等15个;目前企业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待批准的品种有4个。说到企业产品,张喜均如数家珠,滔滔不绝,难以掩饰的自豪洋溢于表。看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展架,从他的眼中可以读到他对产品所倾注的心血和深沉的爱。有了丰富的产品资源,就有纵横市场的磐石,一盘志在必胜的棋局已悄然布开。
                                            回报尽微力,点滴犹醇厚
    智者大爱,创业以来,张喜均一直以回报社会作为事业的一部分,他觉得,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首先要具备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分担责任的做人品质。在任九三学社钦州市委兼职主委期间,他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平时要管理企业、工务繁重,但在百忙之中仍抽空参与社务工作。二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九三学社钦州市委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如期完成,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赞许。他鼓励和支持社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工作,仅在2010年,九三学社钦州市委在广西区和钦州市的“两会”上,共提交了提案建议32件。其中,集体提案《关于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额医疗保险的建议》、《关于建立新药研发专项资金的建议》等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督办和常委督办提案。《关于推进钦州石化产业园建设的建议》获市三届七次会议优秀人大代表建议,集体提案《关于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契机,全方位推进钦州保税港区建设的建议》在钦州市“两会”召开前夕,被钦州日报用醒目的标题《虎年第一提案》对该提案以大篇幅就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及群众的高度关注。
    张喜均常说,“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致富思源、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人生价值的回归。”张喜均正是以这样的人生准则回报社会的,在办企业的这些年中,无论是平时的助残扶贫、还是捐资助学,他的企业都慷慨解囊。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尽管当时企业正筹措资金开展一个项目,资金相当吃紧,他仍然以公司的名誉捐款物23万元。
    而在生产经营中,一直相当重视在中药材收购环节中切实保障药农的利益,例如畅销产品桂龙药膏的原药材购进,就采取在产地设点购进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直接让利药农。对于大宗常用药材,除了在产地直接设点购进,还雇请技术人员定期为药农免费提供药材种植技术指导,既保证了原药材品质,亦为企业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当地药材资源作为重要考量,以期产品形成规模生产之后,能给当地农民实际创收提供机遇,例如新产品咳喘停膏原药材中就有一味“瓦楞子”,这东西对当地农民来说以前是累赘,现在变成宝。仅此一项,每年为当地农民创收300万元。从这些轻描淡写的谈话中,始终流淌着一份令人钦佩的苦心孤诣,从点点滴滴中为别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大爱的境界吧。
    这次采访接触使人感触甚多,我们期待,新成立的邦琪集团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技术背景,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稳更快。我们也深信,企业的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的社会和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访谈结束离开邦琪集团总部时,夕阳的余晖洒落一地金黄,看那伟岸气派的公司大门被镀上一层辉煌的金色,和门前矗立醒目的招工启示牌辉映成趣——这正是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最佳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