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文澜艺苑

非凡十年主题征文|携手齐心同参与 乡村旧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2-04-24 撰稿人:白先达 信息来源:本站 【字体:

退休几年了,听闻灌阳县西山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觉得应该再去看看,那是我曾经奋战三年的地方。如是,3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我邀请了昔日一起在西山乡扶贫的同事老阳,自驾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走亲”。

早上8点离开桂林,经高速路到县城,再走一级公路抵达西山乡。早春三月,桃红李白,百花吐艳,道路两旁,桃园、李园、梨园、柑橘园,星罗棋布;新村、新房、小加工厂,随处可见;水泥路通达各个自然村,路上来往车辆很多,到处是春耕忙碌的景象,脱贫后的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已见成效。

在乡政府门口,北江村村委陈主任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带着我们进村,一边行进,一边给我们介绍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你们种在村委门口的几株红豆杉,今年结了很多红豆果”,由于西山乡适合红豆杉的生长,我们曾建议北江村在公路两边种植红豆杉,形成特色。如今,红豆杉已经成为西山乡的一张名片,乡里建设的红豆杉公园每年都吸引不少周边游客前来观光。“脱贫户陈二喜家的孩子上大学了,这几年他利用自建房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超万元,已经成为村里的富裕户了”。

当年,进村的道路又窄又弯,在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呼吁和县乡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海洋山顶的风电场得以建成,上山道路修通,原有道路加宽、改直,村民出进方便多了。“风电场项目,彻底改变了我们山区交通状况,还记得你们第一次到山顶考察风能资源吗,那次是我用马驮着设备上的山,机耕路只到村委,要上山就连机耕路都没有了”。陈主任的话一下子把我们的记忆拉回了十年前。时间过得真快,以前上山的那条小路已经找不到了,山腰那两间破旧的民房也不见了,“山顶风电项目给我们村的旅游带来了机遇,自然生态的改善也让游客多了起来,你们来的一路也看到,春天前来赏花游玩的客人很多,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收入”,陈主任很自豪地介绍着。

白先达考察风能.jpg

图为2010年5月,桂林市发改委、灌阳县县委、市气象局联合考察北江村海洋山风能资源

白先达建立气象站.jpg

图为2015年,桂林市气象局在北江村海洋山顶建立气象站

陈主任的家就在村口,到他家里我们喝上一碗醇厚的油茶,这是山区对客人的“礼遇”。陈主任家是村上较早富裕起来的家庭,去年房子才进行装修升级,两层钢混结构住房,门前停车的坡地推平加宽,停放着挖土机、皮卡车、轿车,老阳逗趣地直夸他“阔气得像大地主”。

下午我们走访了一些农户,拜访了老支书,淳朴的村民对我们重回北江村表示非常欢迎,纷纷拿出家里的水果、油茶热情招待。在村委会,我们还看了当年曾经住过的房间,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电教培训中心,一台大电视,还有影碟机,村里网络通畅,可以在线播放农村致富节目,也可以播放光碟,晚上或休闲时间,村民还可以到这里娱乐。晚上在村委跟村干部一起吃了饭,村委罗副主任还是那样豪爽,特地拿来一袋砂糖橘给我们吃,对我说:“老白,这就是当年你给我的砂糖橘苗结的果,那几亩砂糖橘经济效益不错,你们见多识广,以后有什么好的种植品种,记得给我推荐哦!”

晚上我们住在陈二喜的农家乐民宿里。他家在村委斜对面,新盖的三层楼,一楼为小卖铺,二楼为民宿,一家子住三楼。“陈老板,鸟枪换炮了嘛!”“都是党的政策好,还有扶贫干部不辞劳苦的帮扶,我们的日子才有了奔头!当年是你们建议我开这个小卖铺,还给我筹措启动资金!”陈老板乐呵呵地回答我们,带我们上了二楼。二楼有四个房间,热水、电视齐全,房间、被褥整洁干净。

第二天一早,村两委干部、民兵营长一起陪我们一路上山,带我们参观特色农产品种植园、竹木加工企业、养牛场、山顶风力发电场。在山顶野炊,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短短的两天回访,感触很深。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十年真是非凡十年,国家更加富强,人民逐步小康,全面脱贫,老乡的日子越过越好。有幸亲历这场脱贫攻坚战,深刻认识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没有中共中央的坚强决心,全国上下齐心合力,新农村的建设就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我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言献策,出钱出力,亦是与有荣焉。 

(作者:白先达,九三学社社员,桂林市气象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14-2016年赴桂林市灌阳县西山乡北江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