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文澜艺苑

天之神韵——黄河壶口瀑布

发布时间:2008-08-06 撰稿人:庞建辉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黄河是中华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世界文明。想象中的黄河总与浑浊 “一碗水半碗沙” 联系在一起,难以抹去。直到大学,看漂流队探险队员在急浪浊流阻挠中勇敢前行电视纪录片的时刻,仿佛身在其境的同呼吸、共患难的感觉,而水色黄浊、激流跌宕的黄河,与周围同色泽的高原峡谷构成的和谐唯美画面,使我重新认识了黄河。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飞车世界纪录的“世界第一飞”奇迹,令我对奔腾激越的壶口瀑布更心驰神往。
    翻阅资料,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是黄河上唯一的瀑布,也是我国第二大瀑布,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境,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有人形容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该是怎样一番情景,耳闻不如目睹,我开始了漫长的壶口瀑布情结。
    终于脱身工作,带着圆梦的向往,带着圆梦的兴奋,我来到了期待已久的黄河壶口。
    人未到声先闻。一下车首先听到的是壶口瀑布先声夺人的轰鸣,接着感觉微风飘荡,扬起细细的泥尘扫过脸,顿时脸面像遮盖上一层层薄薄的轻纱,带来迷蒙的感觉。远眺壶口的风景空间,400米宽浊的水流宛若游龙急驰穿行,激起排排黄翡的花朵;拉近距离细看,流经壶口时的水流蓦然受两侧陡崖石岸的挟持,从400米被挤缩为40米,变成马蹄形,造成40米的落差,于是巨瀑冲天而蹿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前窜后掀、旁逸四撒向高处、向远处奋飞,部分行动不够敏捷来不及停歇的头拨水花,又身不由己地被后一拨的水花簇拥挤挟着继续前行、伸展,在空中缀成束束黄花,而主流水柱则大显神威,漩落成汹涌奔腾的黄龙(瀑布)翻江倒海般泻入河谷,冲入深槽。
    由于受两侧陡崖石岸所束,地势险要,水汽蒸天,水底悬流激荡,主瀑布怒咆声壮,愤奔水柱高,瀑布湍流急下,如泥柱天倒,如油井喷迸,水尘烟雾滚滚,亲临其境目睹壮观,仿佛血液凝结,震撼到无言可喻,即使再能言善道的嘴此时也只能呆张而发不出任何声音,只会条件反射地看着水雾腾空而起仿佛黄龙飞舞,脑海不停闪现“架空崩雪浪、夺滥战乾坤”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古诗比照,绞尽脑汁搜刮那“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匠心独运、天来神笔、一鸣惊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气势磅礴、翻天覆地、天下奇观……”的形容词,但都难以做到恰如其分,此时此刻真饮恨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屏息、凝血、呆愣的瞬间只剩下一个念头:龙的传人的气势磅礴,龙的内涵底蕴都沉积于厚厚的水柱间,倾洒在滚滚泥尘中,令人感悟到黄河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厚重,那么纯朴,中华民族的韬光浓缩在那激越的瞬间,面对这壮观奇景,有仅会对伟大的黄河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增添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黄河不愧是中华的母亲河。
    如果说壶口瀑布独特的动景对比强烈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完美无瑕的风光,体现了黄河那不惊人不罢休、不粉身碎骨不轻言放弃的恢宏豪迈气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观光者慕名而来,那么在壶口演绎的奇迹创造、陕北风俗人文景观,更使壶口瀑布声名远扬。
    从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顺壶口瀑布而下的“黄河第一漂”,到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的“世界第一飞” 的奇迹创造,这些人文奇迹不仅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民族精神。
    或许有人要质疑,奇迹毕竟是偶然,难道壶口瀑布积攒的人文化那么单调。其实不然,壶口旅游资源的开发打破了地界的屏障,造福着周围的陕北乡亲,由他们展示了经济时代的陕北人风貌。
    这不,一对男女拍档,男青年头扎羊肚白毛巾,身着无袖小白褂,腰背安阳小腰鼓,女青年裹大红方巾,衣着红底绿花裳,双手持两条细红绸带,应着旅客的要求,背对着滩面小瀑流,摆出各种舞姿与旅客合影,价位不高,每次1元/人。而那头扎白巾,身穿白褂、憨厚地道的陕北老汉,则稳重地叨着一支铜锅斗烟竿,在滩面地势略高干燥处,坐等旅客的邀约,也许是中华敬老传统的熏陶吧,与老汉合影就要5元/人,且动作简化,老汉只需随意摆个叨烟的pose就行了。滩涂岸边有许多摆卖可爱的布老虎、布驴、特色小鞋帽和大红苹果的小贩,高原阳光辐射烙上紫红印痕的脸上的笑靥,热情、竞技的呦喝声,盈满着富裕起来的陕北乡亲的喜悦,好一派幸福和乐、其趣无穷的人文景观,为美丽雄壮的壶口风光锦上添花。
    百闻不如一见,短暂的壶口瀑布游,不仅了却我的壶口瀑布情结,最大的收获是使我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雄伟,感受到开放富裕后的陕北新风,自然和人文景观和谐灵动的美刻在了脑海,嵌在了心底,我不由折服:壶口瀑布——天之神韵。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 庞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