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文澜艺苑

感恩组织的教导与关怀 做一名社组织放心的社员

发布时间:2009-12-23 撰稿人:王冬梅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九三学社,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想到知识、想到科技、想到知识分子相融共处的团体名字,这就是我的组织,一个让我倍感温暖与亲切、不断进步的组织,我感谢她给予我教导与关怀,要做一名组织放心的好社员来回报。
    感谢社组织接纳我
    正如科尔沁大草原孕育着勇敢的游牧民族一样,美好而又辛苦的乡村生活成长出一个热爱自然科学,立志用科学改变乡村劳苦状态的我,凭着这种热爱与理想我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进取。
    或许与九三学社有缘。2004年9月,当时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的我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自己关于转基因研究利与弊的观点。观点提出后,与会人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一位研究人员的观点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彼此深谈后我了解到九三学社在我校的支社每周都召开这样的学术讨论会,对新知识有强烈兴趣的我需要这样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来学习与提高,志趣相投使我更进一步了解、接近九三学社组织。2005年9月5日是我一生难忘的一天,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员会正式批准我加入九三学社,我光荣成为九三社员。通过积极参加社组织活动,我学习到许多新的科研方式方法,了解到许多最新的科研进展,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科研素材、提高了科研能力;同时,我也体会到社组织的温暖与社员间的友爱互助,开始从团体意识上真正爱上了社组织。
    感谢社组织给了我亲人般的关怀与帮助
    2007年7月,博士毕业的我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带着建设广西新农村、发展广西现代农业的梦想来到南宁市农业局工作。南宁——这个我从未涉足的城市加上行政——这个我从未涉及的工作让我一个刚毕业远走他乡的人很多时候感到寂寞与无助,是九三学社的组织——九三学社南宁市委的领导与社员给了我亲人般的关怀与帮助。当我工作或是生活上有困难时,社里的同志会真诚地说: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当我的工作与学社活动发生冲突时,社里的同志会体贴地说:以事业为重;当我需要社员帮助时,社里的同志关心地传授我:告诉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当我由衷地说声“谢谢”的时候,社里的同志总说:自己人没什么,问题解决了就好。一句句淳朴而简单的话语让我备感生活在社组织中的温暖。今年,我被派往南宁市横县平马镇长安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指导员的工作复杂而繁重,社市委大力支持我的工作,平日里总是不停地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我有更大的勇气去指导建设我的驻点村。12月5日,社市委组织了8名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来到我驻点所在的乡镇开展送医送药活动,给新农村送来了关怀,给在新农村的我送来了组织的支持和关爱。
    在社组织的关爱中成长  最好的教育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了,在参与社市委的各项活动中,我学到许多课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从社里的同志关心和帮助我而从不计较得失中,我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去关心和帮助他人,爱那些需要关爱的人;从社里的同志耐心而细致地修改我所撰写的建议和调研报告中,我学会了怎样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从社里的同志精心设计和指导文艺演出中,我学会了一些舞台表演艺术,给观众带来快乐和温馨;从参与社市委组织农业专家下乡中,我学会了怎样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怎样做好一名人民的父母官……学会了踏实做人,务实办事。社市委的关爱和教导使我也以这样方式对待工作生活,在开展工作时,把我领受到的关爱点点滴滴转化倾洒在为农村农民办实事上。
    带着组织的关怀与教导,带着为老百姓塌实办事做好事的爱心和决心,我努力开展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一名组织放心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的日子里,社市委的关爱及社同志言传身教的教导方式,让我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老百姓同吃同住,与大家打成一片;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协助村委做各项日常工作;竭力提高老百姓思想认识,着力开展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开展党员远程教育的学习等,更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农民办实事的诺言。为此,我努力争取引进资金扶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想方设法为村里争取到位91万余元资金,修通通屯道路2.5公里,修建教学楼4间,装修好村委漏雨的办公楼。通过挂村指导农民实践,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发展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的出路在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代农村的发展在于农业能人的带动,发展驻点村的农业生产在于成立由能人掌握的专业合作社。于是我在尽力向农民灌输现代农业理念的同时,努力找到了立志于发展农村和农业的大学生,指导帮助他成立长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他怎样管理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我用真诚的爱心和绵薄的力量温暖我驻点村的农民,为村民进城务工牵线搭桥;用自己今年发表SCI收录的文章所得的奖金3000元,资助了6名新入学的大学生,慰问了五保老人孙老,赞助了新成立合作社的冬种。踏实办事的作风和言行,受到了当地镇政府和村民的肯定和尊重,想起初到时村民看到我单薄的身躯进村的那种好奇怜悯,到现在左一声右一声“指导员”的尊重,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快乐实在的阅历。尽管我为自己能尽心尽力为老百姓解决一点点实际的困难感到欣慰,但我也深知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已把社组织对我的教导与关爱传递给我所联系的社会群众,尽了一个九三社员的义务。
    作为一名社员,我为这个充满爱的组织备感光荣,为拥有善良的社友而庆幸,为我自己从一个追求知识到用知识、用爱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锻炼成长而感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我必须虚心地向老社员学习,继承老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努力工作,做一名社组织放心的社员,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厚爱。

(南宁青秀支社支委  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