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谭丕创带队走访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看望干部职工,了解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副
很多人相信世间有“神”。
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解释说:“如果你问我说有没有上帝呢?那么,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你如果问说是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
有一些艺术创作者回想自己的成名作时说,当时好像被神握住了手,替着把一切完成下来。
我的一些经历,按常理较难解释。
比如我曾在某所985大学念物理学,毕业论文写的是基本粒子,且侥幸被评为优等。当时,即便用爱因斯坦的思维,我也很难想象,自己会在二十年后从事的是以“文”为主的工作:做过老师、记者,如今还常常与理论文章、调研报告、意见建议打交道。
文学仅是爱好。但我觉得爱好这两字重若千斤。
我对文学与文字的爱好是有源头的。2003年,那个百无聊赖的假期午后,那个充满蝉声的午后,那个恰逢出现在大学图书馆某层某室,充斥着文学书籍的午后。《没有语言的生活》以某种姿态,跃到我手边,跳入我眼前。“没有语言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无法想象。我不暇他想,翻开了书,把茅盾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东西老师的这篇小说,从标题到结尾句号,一口气地读了两遍。
作者仅用文字,就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又“异常可信”;“没有语言”又“充满语言”;“黑暗沉寂”又“震耳欲聋”的世界。我们随着作者的视角,进入世界,热爱这个世界,久不久重返这个世界。
东西老师创造世界的本领令人惊叹。
我想,与常人相比,真正的作家似乎更擅长观察生活,“他看东西不像是在看,像是在用目光抚摸。一件陶罐的曲线,木纹的流向,他都能看出温度与故事”。他们比我们更理解这个世界,“他的手在空中犹豫了一下……落在了她的肩上。那一落,轻与重之间,包含了所有询问、安慰和无法抵达的理解”。
他们凭什么拥有如此本领。并没有答案。终是离不开大量的读写,千番阅历,融入日常的观察、感受、思考……仅有这些,估计也难。
2024年8月,来宾市作家协会组织了一场走进作家故乡的活动。诗人大朵跟随部队,走在了一条弯弯曲曲,远离县城,像被一根草绳捆束的山路上。他观察路况,心想“少年东西当年考取天峨县中学,他是如何步行那么远的山路到县城?他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又想“那时的他,是否已经开始思考土地、生命、命运这样学生的问题了呢?”“少年东西在雨中的山路上弓身而行,他清瘦的脸上一定写满坚毅与执着,因为他知道,必须靠自己的脚,走出大山,到更远的地方看不一样的世界”。
或许,只有浸润到生活当中与文学当中,才是生成优秀文本的必经之路。
很多年过去了,他日的少年成为今日之作家。
很多年过去了,我在头脑里仰慕过无数遍的东西老师,正向我递来红色的结业证书,那瞬间,我感受到了他在文学上强烈的野心与在生活中对后辈浓烈的爱。我在他的右手边,他轻声说:靠近点,一起合影。
我内心热泪盈眶。
我思绪纷乱,但那瞬间我清晰记得,我坚定的爱好文学与我稀薄的文字功底,就是从那次阅读《没有语言的生活》开始。
自那以后,我节衣缩食,大量购买书籍,如饥似渴去阅读莫言、余华、林白。东西老师的书我买了五本,《回响》《天空划过一道白线》等。我被文学改变了。但具体改变了什么?我又说不上来。洋洋洒洒二十二年过去了,或许我是更坚定了。更坚定去爱文学,去爱生活,我也渴望抵达心中的那片海。
这次青年文学讲习班,我们还有幸先后聆听了沈念老师、龙一老师、刘年老师、阮夕清老师的课。
这次有幸聆听了沈念老师的“经验”转化“危”“机”。我早前阅读过沈念老师的书,“大湖”那边传来的“消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潮声,不断地在我耳畔响起。
我家中枕头边即有龙一老师的书。我们都爱龙一老师,这个原因清晰明确。因为他的书,他的人,他的课。他说,新手建议采用“双线叙事”。
我一边听刘年老师讲课,一边点击下单他的《为何生命苍凉如水》。我与身边的诗人朋友说,我不懂诗,但此刻我爱上了诗。讲习班结束,我返回来宾。滚烫的《为何生命苍凉如水》已在收发室等着我。
阮夕清老师是这次讲习班唯一站着讲课的老师,身旁的女文友不停赞叹,说他为何如此风度翩翩。另一女文友说他的声音好听,如“燕子呢喃”“白鹤鸣叫”。他用六种语言(谜语、谎言、呓语、絮叨、影像、听城),为我们讲述生活中无数个鲜活的人与生动故事。
谢谢作家。谢谢这个世界。
从发表作品的角度,这些年来,我在文学上毫无收获。但我内心依然有爱。我咨询了AI:据说男性INFJ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人格,他内心有爱吗?AI回答我:他不仅“有爱”,而且“爱”是他内在世界的核心驱动力和终极追求。他的爱充满了理想主义、近乎神圣。这种爱,或许唯有文学能够给予。
我还相信世间有“神”。
现实坚硬如铁,是“神”创造了文学,给世界以温柔。
(作者简介:水白,原名蓝斌,男,壮族,广西忻城县人。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中南大学,现供职于广西来宾市民政局。曾有随笔发于《读者》《三月三》。近年开始学习散文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