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记九三学社桂林市委主委顾正飞

发布时间:2010-06-02 撰稿人:赖慧云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儒雅,干练,善谈,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这大概是每一个认识顾正飞老师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九三学社桂林市委主委顾正飞,除身兼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常委、自治区政协委员和桂林市政协常委职务外,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有教授、博士和硕士、博士生导师头衔。知天命之年的他同时兼顾教学、科研、管理和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主委几项职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不懈追求   不凡人生
    翻开顾正飞的简历表,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同许多同龄人一样,高中毕业后,年仅17岁的他来到永福县苏桥乡插队,开始了“修理地球”的知青生涯。两年后回城在桂林市第一粮库、大米厂当工人,柔弱的他甚至还当起了搬运工。如果按照命运的轨迹就这样走下去,那今天的他或许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同许多同龄人不一样的是,外柔内刚的他骨子里透着坚韧,心存理想、信仰,永不放弃,执著追求,终于造就了今天不平凡的人生。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顾正飞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大学物理系,四年后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他被分配到桂林橡胶机械厂教育科当教师。按照当时常人的观念,这已经是很不错的职业,可以安身立命了。然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他一边工作一边复习,两年后,又重新“杀”回广西大学,成为全校当年仅招收的20多名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硕士研究生之一。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的他顺利分配到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磁性材料研究室,从事科研、开发与管理工作,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科研论文曾获得全所一等奖,主研的机械工业部军工项目获得全所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时的他,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都是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的了。但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前行。十年之后,他再次在人们的惊讶声中,踏上了广州,攻读全国工科名校——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此时,他已年过不惑。2000年1月至2001年4月,顾正飞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从事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师从国际著名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Prof. Dr. F.R. de Boer 和 Prof. Dr. K.H.J. Buschow。导师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对科学问题的把握和深刻理解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深深震动了“年轻的”顾正飞。可以说他日后对科学、对事业的执着和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师的言传身教。2001年,学成归来的顾正飞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桂林,就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至今。
    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如此的勤奋努力?有什么动力在推动着他一路前行,永不停止?春日的一个下午,我和忙里偷闲的顾正飞老师终于有机会面对面地坐着聊天,从他不经意的谈话中找到了答案。
    对知识的渴求是他一生的追求。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顾正飞永远把书籍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农村插队,在工厂当工人,还是现在兼顾教学、科研的日子里,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读书,自然科学、哲学、历史、人物传记、政治经济学……他都读得津津有味。他把读书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习惯,当成人生中最快乐的事,认为不仅从中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智慧,获得力量,还可以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勤学多思”是他一生的兴趣爱好,也是他不懈追求的动力源泉。如果说读书是一种力量积蓄的话,那么这种力量终有厚积薄发的一天,绘出人生的新境界。比如他插队期间读了大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名人传记,在边学习边思考中思想变得成熟了,为日后从事管理工作、从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强烈的事业心注定顾正飞天生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每当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他心里想着的却是下一个新的起点。正是因为有着对科学、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才有了他不平凡的精彩的人生。

 

[NextPage]


  
    致力科研  硕果累累
    从1978年2月考入广西大学的那一刻起,顾正飞就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他读的是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时,读的是凝聚态物理,他的研究方向是合金相图与相变,而攻读博士学位时则以研究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为主。在机械电子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工作的10年时间里,顾正飞学以致用,在科研方面得心应手、大展宏图。当时他主要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和主要参加完成军工项目“卫星团高性能、高可靠磁性体及其稳定性的研究-2:17Sm-Co型稀土永磁”和“高性能、高稳定性NdFeB稀土永磁的研究”,等等。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广东省政府重点基金项目“新型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巨磁纳米多层膜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研究”,严谨的工作作风深得导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回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后,教学之余,他仍然把研究稀土化合物及其先进磁性材料作为主攻方向。
    所谓“天道酬勤”,一分辛劳一分收获。顾正飞在科研方面成就斐然。近十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SCI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50多篇,获得4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获得授权,2项正在公示中),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稀土R-Fe-Pt体系相图及FePt型合金的磁性”等2项。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他首次发现稀土R3Pt4系列化合物的相分解和相转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专业学术期刊“J. Alloys and Compounds”上,并于2006年在北京国际合金热力学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交流。2007年他参与的项目“轻稀土Re-Mg-Ni体系相图及其合电化学性能研究”获得广西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由他主持完成的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树脂基稀土—铁系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高频磁性”被评为优秀项目。

    因材施教  管理有序
    在学生眼里,质朴无华、平易近人的顾正飞是最适合做老师的人。无论是给本科生上课还是带硕士研究生,他都投入满腔的热情,平和中透着严厉。学生们说,听着博学多才的顾正飞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他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他便是循循善诱,劝导他们如何抛开社会上的诸多诱惑,安心学习。他对学生充分尊重,特别是对于硕士研究生,针对他们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材施教。学生毕业顺利找到工作后均理解并感谢他“严厉”的良苦用心。2005年他还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培养指导7名硕士毕业研究生,其中4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学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表彰。在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评比中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
    确切的说,顾正飞的从政生涯始于九十年代初。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担任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电工合金分所副所长兼磁性材料室主任(副处级)。从2004年4月起,顾正飞开始走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岗位,担任研究生部副主任职务(副处级),意味着在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琐碎杂乱的管理工作。诸事纷沓,千头万绪。上任之后,思想敏锐的他力主改革创新,完善研究生管理培养机制,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和一票否决制,在自治区学位办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校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工作中,抽查结果的优良率一直保持在全区高校前列。2006年11月,他晋升为校研究生部主任(正处级)。2009年7月,在学校中层干部大轮岗中,顾正飞担任图书馆馆长职务。对他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他的工作也由管理知识转变为提供知识服务。上任伊始,他狠抓安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要求挂牌上岗,建立与读者的互通园地,目前正在筹建数字化图书学科图书馆。对他来说,工作性质可以不同,但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却是永恒的。

 

[NextPage]


  
    参政议政  履行职能
    2006年9月,命运之神把顾正飞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九三学社桂林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九三学社桂林市委主委。为此,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感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任职致辞中,他表示“一定不辜负广大社员的殷切希望”。的确,民主党派工作对于顾正飞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一直以来,他置身科研院所和大学的“象牙塔”里埋头教书、搞科研,静心做学问。做了主委后,他甘当“小学生”,谦虚谨慎,努力学习九三学社章程、历史,学习统战理论和多党合作知识,深入调研了解基层组织和社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很快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如今,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谈到民主党派的职能,谈到社市委的工作,他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顾正飞为人随和,从不摆领导架子。上任后,他注重抓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机关”、“和谐市委会”。他特别强调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把它列为市委会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的领导下,本届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成绩显著,逐年上新台阶。2007年获得市政协重点提案3件;2008年获得市政协重点提案2件、优秀提案3件、市人大优秀建议2件;2009年获得市政协重点提案3 件(其中2件获分管副市长批示)、人大优秀建议2件。同时,社市委获得社区委2007---2008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任何时候,他都强调“人才强社”战略,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教育社员发扬奉献精神,不计名利和报酬。
    此外,他还尽心尽力履行着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常委、桂林市政协常委职责。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意见,了解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撰写提案。先后提出《关于加强桂林市蜂窝煤质量监管的建议》和《加快桂林王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桂林旅游新一极》等提案,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教授、馆长、主委,无论是哪一项职务,顾正飞都以严谨有序、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精心扮演着人生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成就他不凡的事业和人生。

(赖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