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7日,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机关专干暨青年骨干社员培训班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社区委专职副主委葛春啟参加培训并作开班讲话。重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润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2019年10月26日,周六。初冬的暧阳柔和得似一块温润的玉,和着清晨的微风,悄吟而至。社中央“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行”主题教育活动宣讲团成员、社广西区委宣传部原部长杨丽英受邀到社贺州市委做宣讲报告。
我有幸参会聆听。
初入会场,宣讲报告会尚未正式开始。见一个温和面容、披肩长发束脑、身袭白花黑底长裙的老大姐正坐在台侧待弄课件。她时而专注,对准备用的课件材料进行细微调整;时而抬头,和社市委的领导小声交谈什么;时而眉角微扬,和提前陆续步入会场的我们灿然微笑。
恬淡、宁静、亲和、素雅是我对素未谋面的杨丽英的初印象。
投影屏幕上,题为《平凡中坚守 担当中奉献——我的社会服务故事》的首张放映片彰显了她宣讲的主题。如果你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场普通的仅讲讲理论的形式报告会,你就不会想象到作为听众的我们因那一串串的数据和一个个难忘又鲜明地事例撞击心灵带来的莫大触动,皆热泪盈眶。
“杨部长退休多年,一直走在济困帮扶的慈善路上……”九三学社贺州市委主委黄文炎在开场介绍,并打趣说“大家肯定看不出杨大姐已是年近七旬老大姐了,呵呵,说明常做善事的人显年轻……”
“我只是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些小故事, 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 杨丽英宣讲报告缓缓而诉,一祯一祯画面像诉春天的故事,杨柳拂风,清晰而展。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经常去扶贫,有没有钱得啊?”
我说,“我们是去帮助别人,怎么会有钱得呢?我们退休后去扶贫,不但自己要出路费、住宿费,还要捐钱给有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
朋友说,“没钱得为什么要去做?”
我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让自己充实啊。”
有朋友说,“你连小孩都不顾了,连家都不要了,没有钱得,还那么辛苦去做,你太傻了。”
“但是我和朋友的想法不一样,我就是愿意做舍“小家”顾“大家”的‘傻大姐’”。
……
作为“傻大姐”的杨丽英,主动担当,山乡扶贫济困的路延绵走过17年,累计筹集各类善款2500.75万元。每一分善款均滴水不漏地用于救灾济困、助学援建、重建新村、修桥修路、扶残助残、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编制规划等等。
她走在大山的路上,双脚泥泞;穿行在寒冬的夜色,风雪交加。她关注到赤脚单衣的孩童,紧握过灾民龟裂冻爆的老手,拥抱过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总是心疼得当场落泪;她拍摄过因灾倒塌的民房,那是灾民唯一的庇护所,她丈量了被山洪泥石流冲垮的桥梁和土路,那是村庄走向外界的唯一通道;实在调查真实情况、多方呼吁奔走、多头筹集物资和善款、回访致意。她不会记得曾走过多少险些翻车的路,曾具体到过几个偏远而人稀的山区民舍,但一定会有人记得雪天中送来的棉袄被褥、大山深处翻新而建的校舍和受赠的课桌图书、众人踩在脚下平坦的路、老人握着手心暧暧的救济款……不仅有大洋彼岸的助听器和爱心企业捐赠的轮椅和药品,更有海内外同胞的关怀之声和凝聚着人心的力量。
整个报告会,泪水翻飞中我仅记得两个数字:17年,等于几千个黄昏与黎明的交替的光阴岁月,在那平凡中的坚守;2500.75万元,温暖过数万个前行中遭遇风雪与沧桑的人心,那担当中的奉献。初心与使命,从初心而出发,为使命而履职。足以让人动容不止。
“爱心需要传递,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汉代的‘施粥’,到清代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代的‘安济堂’,无不闪耀着人间慈爱的光芒,扶贫济困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读着杨丽英的最后一祯报告,我们似看到,17年间,杨丽英始终歌唱一曲和美的旋律,温暖着她帮助过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