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网站!

杨胜锋:从广西出发,"振动"世界

发布时间:2019-05-30 撰稿人:何春霞 罗筱宁 信息来源: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字体:

  19岁,他朝气蓬勃,进入国企,让人羡慕;32岁,他毅然赴粤,独闯天下,昂扬拼搏;37岁,他放弃高薪,反哺家乡,助力广西建设发展;55岁,他功名成就,奋发蹈厉,继续在共振技术领域"深耕细作"。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他参政议政书写责任担当,为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2019年5月9日,他在第十四届“九三论坛”上做大会发言,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他就是"广西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杨胜锋。
  
  【人物简介】
  杨胜锋,广西乐业人,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高级工程师,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参政议政智库专家、企业家联谊委员会委员,长期专注于共振领域的科技工作。
  
  杨胜锋荣获广西首届杰出工程师奖

独闯天下只为"再报乡恩"
  1996年2月16日,《中国机械报》上的一条条招聘信息,撩燃了广西百色电机厂最年轻的工程师的杨胜锋那颗原本就"不安分"的心。
  "看到关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师招聘信息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走出去,到外面世界闯荡的好机会。"从小就立志"要做有作为的人"的杨胜锋,骨子里透着一股子闯劲儿,决不轻易向命运低头。报纸上的招聘信息虽然诱人,但杨胜锋却心有顾虑:"放弃被视为'铁饭碗'的工作,会不会太冒险了?"作为厂里最年轻的工程师,前程似锦的他心里一直打鼓。最终,经过数次权衡利弊后,杨胜锋做出了改变命运的决定——向河北人造板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爱特科技有限公司投去简历。
  等待,是最磨人的!投递简历后,杨胜锋度日如年。"当时两家公司同时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让我纠结了好久。河北人造板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稳定、酬劳丰厚,即将与美国进行项目合作,能让我施展才华;'深圳爱特'公司刚成立,规模较小,但深圳毗邻港澳,位于改革浪潮中的前沿阵地,是国家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讯息。"追忆往昔,杨胜锋认为当初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南下深圳。
  就这样,杨胜锋怀揣着梦想,带着多年积攒下来的仅有的500元钱,坐上绿皮火车,迈上了新的征程。从此,杨胜锋在广西百色电机厂的生活画上了句号,迎接他的将是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
  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深圳的速度与激情推动着杨胜锋不断成长,在事业上不断攻坚克难,一步一步地干出了一番成绩。初到深圳爱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杨胜锋,从事的是振动时效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在深圳这个开放的窗口,他拼命地吸收"养料",增强自身能力,凭借着对专业的刻苦钻研和全心投入,这个其貌不扬的年青人顺利地胜任了这份工作,并实现了新的重要突破——与同事利用共振方法,成功研发了手动型数码振动时效设备,巧妙地解决了机械企业普遍遇到的应力变形问题。同时,他还负责北方地区的销售业务,走访了首钢、包钢等众多的机械企业,取得了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的佳绩。
  2000年,正当杨胜锋憧憬着更美好未来的时候,公司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措手不及。"当时因为公司股东在股权上存在一些分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后续发展,我不得不另谋出路。"
  正当杨胜锋为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曾经在工作中结识的"大老板"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向他伸出了援手,想要投资与他合作。面对老板们的"雪中送炭",杨胜锋却婉言谢绝了。"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要拒绝,然后回到广西发展呢?"杨胜锋的决定让记者感到不解。"在异乡打拼多年,已近不惑之年,我觉得也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对人生进行一次深刻的思考,对生活重新进行一次重要的选择。"
  根在广西的杨胜锋,始终认为那里才是真正的家,人在他乡,就像浮萍,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回到广西,才真正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他内心深处也一直想要把打拼中积累的'财富'带回广西。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上大学那一天,父老乡亲们手里捧着鸡蛋和钱在村口相送,一声声叮嘱……充满着浓浓乡情的画面,一直铭刻在杨胜锋的心头。
  广西区副主席、九三学社广西区主委李彬(右二)慰问杨胜锋总工程师(左二)

    2001年,怀着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漂泊已久的杨胜锋带着多年打拼积攒下来的50万元积蓄和那份永不服输的韧劲,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广西。
  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手里掌握着共振技术和市场客户资源,不愁"大事不成",说干就干的杨胜锋很快在南宁市高新区独资注册成立了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家亚共振时效技术研究所——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
  "我的理想就是努力让我们的产品不仅服务于机械企业,还要走入民间服务于百姓生活,在未来十年内,让大家都能够使用上我们发明的新产品。"在"神华研究所"这艘航船上,舵手杨胜锋为航船指明了前进方向。
  
  杨胜锋(后排左一)和家乡的孩子们在一起

"我要帮助孩子们梦想成真"
  "因为读过书,所以我才有机会实现梦想,这些都是知识带给我的财富。"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杨胜锋是知识的受益者,所以他笃信这样一条箴言:"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因此,平时除了专注于工作,杨胜锋还留意着家乡孩子的上学问题。
  1998年,杨胜锋的双胞胎哥哥家里突逢变故,留下了无依无靠的一双儿女。作为叔叔的杨胜锋没有多想,主动承担起了抚养姐弟俩的重担。为了能让孩子们得到良好的教育,他把姐弟俩从偏远山村接到首府南宁,并送入希望中学就读。后来,争气的姐弟俩先后考入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从那以后,善良的杨胜锋开始了他的爱心助学之路。因家境贫寒无力就学的田小艳,与爷爷相依为命弃学打工的杨琳倩、杨利萍姐妹俩,为大学学费发愁的闵义政,杨秀志,杨宇光……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杨胜锋的帮助下,圆了读书梦。
  "我上大学的时候,是村里的父老乡亲资助了我,这份恩情我不能忘。"十余年来,杨胜锋从未停下过爱心助学的脚步。
  
  杨胜锋(左一)为国家专利局领导讲解神华研究所的工作情况

振动时效领域里的"世界冠军"
  喜欢读书的杨胜锋以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定标自己的人生航向:"珍惜自己,珍惜这个时代,为社会创造价值,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走进杨胜锋的办公室,书柜上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墙上挂满了工作照片,档案柜里整齐码放着一沓沓的专利资料……专注于振动时效领域科技创新的杨胜锋,向记者介绍着多年来的创新成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机械部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在仿制美国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国产的手动型振动时效设备。但这些设备操作麻烦,故障率高,效果不稳定,厂家"不买账"。
  "钢铁企业普遍使用的轧辊刚性极强,固有频率很高,当时的振动时效设备均不能对其进行处理,这也被公认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此,杨胜锋当起了"医生",决心亲自操刀解决这些存在近二十年的手动型振动时效设备的"疑难杂症",立志要研发出一种全自动新型产品。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杨胜锋带领团队突破多项行业标准的限制, 于2013年成功研发出了全自动轧辊亚共振时效仪。该产品经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的振动时效设备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落后水平,一步跃升到世界领先水平。
  原本对振动时效技术失去了信心的机械企业,在杨胜锋的帮助之下,燃起希望,重新投入使用全自动型的振动时效设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些年来,杨胜锋痴迷于振动时效研究,早已把工作深深地融入生命中。他一直工作在振动时效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地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
  针对游标卡尺长期存在应力变形所导致的返修率过高的问题,杨胜锋发明了全自动游标卡尺振动时效仪。该设备将游标卡尺精度超差返修率从原来的10%降低到2%。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船电柴油机年销售额近20亿,是其重要的创新产品。但其气缸体因应力变形,不合格率达到20%,废品率达到12%,损失巨大。
  针对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杨胜锋利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气缸体亚共振时效仪,结合实际问题,经过多次实验,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应力变形问题,将其应力变形不合格率及废品率减少到0.5%以下,使广西玉柴每年减少约三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港珠澳大桥建设时,有一批500多吨的特大型结构件需要进行时效处理。如果采用热时效,设备投资达三千多万元,而且处理大型结构件需要半个月之久,非常不切合实际。"接到任务后的杨胜锋,立即投入到研究当中,不断摸索尝试,发明了使用多台振动时效设备同频共振的方法,成功地对这批构件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推动了港珠澳大桥工程的顺利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收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果实,还有一种奋进的动力。目前,杨胜锋已申请了64件振动时效专利,已获37件专利授权,其中包括12件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外观设计专利。
  通过国家专利局网站检索得知,他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振动时效领域发明人首位,是振动时效领域里当之不愧的"世界冠军"。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共振时效设备,已经在国内外一千多家机械企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企业累计节省了20多亿元的热时效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55岁的杨胜锋就像他所发明的"全自动振动时效设备"一样,依然孜孜不倦地在振动时效领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TIPS: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杨胜锋在共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先后荣获了国际发明展金奖、首届广西杰出工程师奖、广西发明展银奖、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优秀奖和南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发表十多篇专业论文。其中,《振动时效在水电设备上的对比应用》荣获"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总体方案制定、组织并参与理论分析、设备研制开发和产业化推广等工作均做出了主要贡献。2012年,项目"SHX2106型全自动彩屏振动时效仪的研制与开发"荣获"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4年,项目"神华全自动彩屏振动时效仪"荣获"中国发明协会第八届国际发明展发明创业奖金奖"。2015年,项目"全自动轧辊亚共振时效仪的研制与开发"荣获"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项目"轧辊类高刚度工件振动时效新方法及其推广应用"获得"广西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017年,项目"全自动轧辊亚振动时效仪的研制与开发"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绿色制造科学技术优秀奖"。
  作为专利负责人,对专利技术方案制定、试验、撰写、答辩、实施应用等工作做出了主要贡献。先后申请了64件振动时效专利,其中,"激振器"、"装载机动臂振动时效方法"、"压缩机缸体振动时效方法"、"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游标卡尺振动时效方法"、"蒸压釜釜体振动时效装置"等38件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