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30号,2025年全区新社员培训班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培训班邀请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林怀勇围绕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与培养进行
我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进行了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挂任崇左市江州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
江州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是崇左市唯一的城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是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品的集散地。江州区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7镇2乡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居住着壮、汉、苗、瑶等10多个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80%。区内自然风物奇趣,人文景观独特,其中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广西第一”的石景林,有“全球稀有,群体最大”的珍稀动物白头叶猴等,这是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烟雨朦胧,袅袅炊烟。沿途一路高速公路,道路宽阔平坦,清风过境,烟雾徐徐消散,揭开了大地的神秘面纱,美景尽收眼底。2019年3月15日我到崇左市江州区报到,一年的挂职生涯,今日回想仍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初来乍到,在新的岗位上从“轻车熟路”到“人地生疏”。我没有懈怠,重新找准自身定位主动与身边同事沟通交流,虚心向局领导和同事请教。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我仔细翻阅局里相关工作底稿和工作报告,在同事们的关切帮助下,很快进入角色,迅速进入新的工作状态中。
根据局领导工作部署,我负责协助分管旅游、安全生产、文化旅游执法、行业数据报送、综合维稳等工作。分工后我接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厕所革命工作。
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厕所革命作为带动旅游公共服务整体提升的切入口和引爆点,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示范工程。根据《崇左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下达崇左市2019年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安排,当年江州区要完成新建旅游厕所3座,改建2座的目标任务。从未接触过厕所工作的我,想着简单的厕所还有什么好做的呢?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一早,领导喊上我,一行人出发下村检查旅游厕所了。随着每天的工作接触,渐渐的我就发现厕所革命真不简单,工作内容繁多且还艰巨,琐碎事务不止一点点。比如厕所的照明灯、手纸、烘干机、除味剂、洗手液等是否完全到位,一些景区残障厕位、第三卫生间是否存在缺位,厕所标识标牌是否准确等等,都是些细得不能再细的活。然而,细节决定成败,厕所无小事,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管理,做到“软”“硬”兼施,不能顾此失彼或为了单纯追求完成数量而流于形式。
厕所建设又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的一项庞大革命工作。在充分调研后,我便召集相关部门同志研究厕所工作计划。我从厕所革命是提升城乡文明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厕所为先导,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提高整个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做好最贴心的服务招徕游客,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和乡村振兴等要求。自此,我的工作重心便放在“厕所革命”上,除了在城区有会议和处理分管部门的一些事务,每周至少联系相关同志下点2次,召集负责“厕所革命”的相关同志、镇干部、村干部一起深入新和镇、驮卢镇等旅游厕所建设地,进行在建项目实地查看,详细了解建设进度进展情况,共同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共商如何推进整改的解决方案。经过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终于收获了成功的果实。2019年江州区如期完成了新建旅游厕所3座,改建2座的目标任务并且顺利通过验收。如今,每次下村经过旅游厕所,看到焕然一新的面貌,欣慰之情总油然而生。“小小”厕所,从城市扩张到乡村,彰显着城乡管理的智慧和温度;小角落里的大革命,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破解了乡村治理难题,引领着乡风文明建设。
弹指一挥间,回顾挂职锻炼的这一年,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我挂职结束了,但“厕所革命”还在继续。小小厕所是展示中国旅游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工程,是建设健康中国、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而自豪。